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儿童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暨南大学2016)
儿童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暨南大学2016)
admin
2019-05-06
42
问题
儿童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暨南大学2016)
选项
答案
(1)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儿童最初的句子结构是不完整的。儿童的不完整句大多发生在2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和双词句。大约2岁以后,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从2岁以后,简单句逐渐增加。发展的趋势是,简单句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复合句逐渐发展。但总的来说,学前儿童使用简单句的比例较大,如“宝宝睡觉”“坐车车”“找妈妈”。其次,结构松散,缺乏连词,只是简单的意义上的结合,如“妈妈上班,我上幼儿园”。 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在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仍然是基本的句型,学前儿童常用的非陈述句有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儿童最初说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如“宝宝画画”“汽车走”。2~3岁儿童的语言有时会出现一些修饰语的形式,如“大灰狼”“小白兔”,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把修饰词和被修饰词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大灰狼”就是“狼”,不论是大狼还是小狼。 (2)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①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A.表达内容的分化。学前儿童早期,语句表达情感的、意动的(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和指物的(叫出物体名称)三个方面的功能紧密结合而不分化,表现为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语义。2岁和2岁半的儿童经常是边做动作边说话,用动作补充语言所没有完全表达的意思,以后逐渐分化。 B.词性的分化。学前儿童早期的语词不分词性,表现为将名词与动词混用,例如“嘀嘀、叭叭呜”既可当名词表示“汽车”,又可当动词表示“开车”,以后才逐渐分化出名词和动词等词性。 C.结构层次的分化。学前儿童最初使用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双词句,以后才发展到出现结构层次分明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其认知水平低下,因为学前儿童早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混沌不分的,所以不能掌握相应的描述事物特征和细节的话语,从而犯语法错误。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表达的内容、词性和结构层次才逐渐分化。 ②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最初的单双词句只是一个简单的词链,不是体现语法规则的结构。学前儿童最初的句子不仅简单,而且常常不完整,也会漏掉句子成分或句子成分排列不当。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句子日趋完整和严谨。 ③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学前儿童最初的语句结构不能分出核心部分和附加部分,只能说出形式上千篇一律的、由几个词组成的压缩句。稍后能加上简单修饰语,再后来加上复杂修饰语,最后达到简单修饰语和复杂修饰语的灵活运用和语句中各种成分的多种组合。 ④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话所用的句子有延伸的趋势。也就是说,句子的含词量逐渐增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Tm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谈谈你对中国戏曲的虚拟性的理解。
《西厢记》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艺术观念。
《审美教育书简》
现代汉语普通话以_____为标准音。
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_____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笔画的组合有相离、相接、_____三种方式。
满足——满意(北京师范大学)
随机试题
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应首选()
下列各项中,与货币资金持有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是()
Ourkitchenisamess.We______anycleaningforweeks.
患者男性,50岁。因旅游途中进食海鲜后1天出现右足趾及趾跖关节剧烈疼痛,伴红肿,有发热。既往发作过两次,每次发作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曾用过青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痛苦面容,呻吟。体温39.2℃,右足趾及趾跖关节红肿、压痛,局部皮温增高。血白细胞11.4
下列关于晶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根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含水率试验时,对有机质土尽量采用烘干法,并适当降低烘箱温度。()
下列可以计算建筑面积的是( )。
A公司于2×10年12月31日取得一栋写字楼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2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预计无残值,税法折旧与会计一致;2×12年1月1日,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2×12年1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话体现的哲学含义是:
以下是系统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描述。Ⅰ.可以根据具体缺点随意更改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Ⅱ,权衡系统的投资和效益的比例Ⅲ.保证系统的效率和质量Ⅳ.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适应性Ⅴ.追求利用先进的技术设计系统其中正确的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