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公司年终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公司股票的每股现行市价为35元。 计算回答下述互不关联的问题: 如果若按1股换2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计算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以及普通股股数。
某公司年终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公司股票的每股现行市价为35元。 计算回答下述互不关联的问题: 如果若按1股换2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计算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以及普通股股数。
admin
2020-09-08
50
问题
某公司年终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公司股票的每股现行市价为35元。
计算回答下述互不关联的问题:
如果若按1股换2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计算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以及普通股股数。
选项
答案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数=200×2=400(万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本=1×400=40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资本公积=16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未分配利润=840(万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eB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财务成本管理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财务成本管理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标的资产均为1股A股票的两种欧式期权的执行价格均为30元,6个月到期,股票的现行市价为35元,看跌期权的价格为3元。如果6个月的无风险利率为4%,则看涨期权的价格为()。
关于期权的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已知该产品的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销售量为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则边际贡献率和安全边际率分别为()。
A公司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目前总股本5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股价为50元。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拟每10股配2股,配股价25元/股,配股除权日期定为2011年3月2日。假定配股前每股价格为56元,不考虑新募集投资的净现值引起的企业价值的变化。假
某企业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0元/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6元/件,加工一件甲产品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操作时间为1.4小时,设备调整时间为0.3小时.必要的工间休息为0.22小时。正常的废品率为4%。本月预算产量为10000件,实际产量为12
某企业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0元/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6元/件,加工一件甲产品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操作时间为1.4小时,设备调整时间为0.3小时.必要的工间休息为0.22小时。正常的废品率为4%。本月预算产量为10000件,实际产量为12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件,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
关于惩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甲公司为一家制衣公司,2012年计划销售增长率为25%,该增长率超出公司正常的增长水平较多,为了预测融资需求,安排超常增长所需资金,财务经理请你协助安排有关的财务分析工作,该项分析需要依据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一]最近2年传统的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Web2.0时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已知y=f(x)是由方程ex一ey=xy所确定,则=().
患者主诉近半年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诊时,可见舌红,苔薄白,脉弦。下列不能对症下药的是()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作适当简化处理,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
某企业平均存货为3000万元,全年销货成本为90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60天;平均应付账款为1760万元,每天的购货成本为22万元。若一年按360天计算,则该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为()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社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我了解:()。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07~2010年间,全国艺术团体机构数平均每年增加多少个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即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双中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