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王、潘两家同住李村。王家有子王达,潘家有女潘美,两人正在恋爱。两家为子女结婚住房问题议定由潘家出钱,王家出工,在王家已有的三间平房上面加盖上房三间作新人成亲之用。双方对上房三间的权属未作约定。上房三间盖成后,王达和潘美因性情不合解除恋爱关系。为此,王、潘两
王、潘两家同住李村。王家有子王达,潘家有女潘美,两人正在恋爱。两家为子女结婚住房问题议定由潘家出钱,王家出工,在王家已有的三间平房上面加盖上房三间作新人成亲之用。双方对上房三间的权属未作约定。上房三间盖成后,王达和潘美因性情不合解除恋爱关系。为此,王、潘两
admin
2013-04-25
32
问题
王、潘两家同住李村。王家有子王达,潘家有女潘美,两人正在恋爱。两家为子女结婚住房问题议定由潘家出钱,王家出工,在王家已有的三间平房上面加盖上房三间作新人成亲之用。双方对上房三间的权属未作约定。上房三间盖成后,王达和潘美因性情不合解除恋爱关系。为此,王、潘两家反目成仇,并对房屋权属发生争议n根据甲原理,上房三间的所有权应属准?( )
选项
A、王家因附合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潘家所出之钱
B、王家因加工而取得所有权,但应返还潘家所出之钱
C、潘家因出钱而取得所有权,但应给王家适当补偿
D、王家和潘家因合作建房而成为房屋的共有人
答案
D
解析
本题涉及对添附的理解问题。添附是因行为人的错误造成,如因行为人的故意造成,则不为添附问题,而为侵权问题、添附是所有权取得的原始方式。本题中。所建房屋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只是对房屋的归属规定不明,因此,它不属于添附取得所有权问题,而属于因约定不明时的权属关系问题。故本题选项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N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收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职工罗某偷盗的工业用紫铜。罗某遂偷出价值1500元的铜块交与赵某,二人的行为是()。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案件的分析正确的是哪项?
甲原系一名普通司机,通过努力,受到重视,开始担任某公交公司会计,后因公司部分资金去向不明,主管领导向公安机关报案。侦查过程中,甲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拘传,在拘传过程中,甲对侦查人员提出的哪项问题有权不予回答?
根据《海关法》的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海关的处罚决定,海关可以将其保证金没收或者将其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变价折抵。海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
克森公司是甲国的一家国有物资公司。去年,该公司与乙国驻丙国的使馆就向该使馆提供馆舍修缮材料事宜,签订了一项供货协议。后来,由于使馆认为克森公司交货存在质量瑕疵,双方产生纠纷。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中国人高某在甲国探亲期间加入甲国国籍,回中国后健康不佳,也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后甲国因高某在该国的犯罪行为,向中国提出了引渡高某的请求,乙国针对高某在乙国实施的伤害乙国公民的行为,也向中国提出了引渡请求。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制宪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国与B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后A国分立为C、D两国。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C、D两国,下列哪些条款可以予以继承?
下列关于罗马法渊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交流电动机线圈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在交接试验时是如何规定的?
下面哪一项不是诊断为慢性肝炎的依据
目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材料主要为
围绕受力构件内某点取出的微棱柱体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AC面上的正应力σ=一14MPa,切应力为零,则这点的最大正应力为()。
背景资料: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为28326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为33.7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2012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事件一: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
期货从业人员对投资者服务结束或者离开所在期货经营机构后,仍应当保守投资者或者原所在期货经营机构的秘密。( )
认识过程包括的心理成分有()。
Thebatisamarvelofevolutionaryadaptation.Mostofthemroostduringtheday,andareactiveatnightortwilightforthey
Whatwillthetwospeakersdo?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