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2017国家94)踢皮球:互相推诿
(2017国家94)踢皮球:互相推诿
admin
2018-09-27
34
问题
(2017国家94)踢皮球:互相推诿
选项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互相推诿”。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比喻的是思乡,“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闻所未闻”指听到了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没出现过与没听说过意思有差别,“破天荒”不能比喻“闻所未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睁眼瞎”比喻不识字的人;文盲。“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D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装样子吓唬人的人,“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Nz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15年,某省对农民工在本市(区、县)创业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3000个,调查结果如下: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某工程,甲、乙两队单独做各需要30天和20天完工。现在甲、乙两队合作,中途甲、乙两队各休息几天,因此比预定计划中的完工时间推迟了8天。又已知乙队实际工作的天数是甲队实际工作天数的2/3,乙队休息了几天?
国家与社会现实需求导向的科技发展方针,虽然有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原因,但其局限性现在看来是昭然若揭的。急功近利地对待科技事业,为特定的经济或政治目标而发展科学,最终都不可能使科学得到正常的、可持续的发展。功利主义科学观还严重低估了科学本身的价值及其社会文化
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体育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政策利好不断出台。体育产业打通了旅游、娱乐、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搭建起全新平台,体育的多元价值也由此得到挖掘。如果说政策面的引导和扶持打开了一扇门,指明了一条路,那么,无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科技活动经费筹集资金总额、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和研究与试验(R&D)经费是反映企业科技投入情况的三项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三项指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迅速增长。201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在云南民间世代流传着关于抚仙湖“水下古城”的传说,有关专家对这座古文明众说纷纭。历史地理专家于希贤来到抚仙湖,并组织考察组乘坐潜水器潜入湖底,进行了观察与勘测。他们利用声呐技术在水深15米处发现了第一个目标。有一堵长约60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自然资源核算的对象,主要是矿产、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等。挪威和加拿大等林业发达的国家,会更重视森林资源的核算。我国则主要强调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的核算。这是因为矿产和化石能源固然重要,但其市场化程度也非常高。然而,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们向人类提
大国兴衰构成了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许多学者和政治家_______探寻其中的逻辑线索,产生了许多著述宏论。然而,对大国兴衰的原因难有最终答案,这不仅在于问题本身的_______。更是因为世界在变化,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永远
随机试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1.acc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两个表对象(名为“员工表”和“部门表”)和一个窗体对象(名为“fEmp”)。试按以下要求顺序,完成表及窗体的各种操作。将窗体对象“fEmp”的记录源设置为表对象“员工表"。
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传组织形象执行的原则是()。
患者,女性,38岁,患"急性尿道炎"。症见小便短赤而频数,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口燥咽干,小腹急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选用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如果根据约定或《合同法》有关规定均不能确定如何承担违约责任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物性质及损失大小,可以合理选择()。
余额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覆盖()的大型企业网。
《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属于旅游行业的()。
2018年2月9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开幕。
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
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