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李某冒充警察,骗取有关人员信任,多次出入监狱,私自拍摄监狱情形、了解有关监狱情况,并将拍摄、了解的资料卖给境外组织,李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李某冒充警察,骗取有关人员信任,多次出入监狱,私自拍摄监狱情形、了解有关监狱情况,并将拍摄、了解的资料卖给境外组织,李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dmin
2014-05-30
44
问题
李某冒充警察,骗取有关人员信任,多次出入监狱,私自拍摄监狱情形、了解有关监狱情况,并将拍摄、了解的资料卖给境外组织,李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选项
A、构成招摇撞骗罪
B、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C、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D、构成招摇撞骗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中李某为了顺利进入监狱进行非法拍摄活动,而冒充警察,骗取有关人员信任、并实施了非法拍摄活动,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冒充警察身份,只是一个犯罪手段,不能单独认定为招摇撞骗罪。另外,还涉及到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机构、组织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的牵连关系,李某为了达到为境外组织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目的,而非法刺探国家秘密,属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断,依据《刑法》第111条的规定,以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不必数罪并罚,故C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l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王某、赵某于2007年1月7日共同抢劫了一名个体户李某,在抢劫中,持匕首刺中李某的腹部,致李某失血过多而死亡。该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以抢劫罪将二人起诉到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以下问题。若中级人民法院
张某系我国A市居民,2005年在A市犯有抢劫罪(抢劫致人死亡的情形),依法应当判处死刑。但是,张某在被公安机关逮捕之前逃到B国(我国与B国签订一般性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本案中,我国有关机关对张某进行立案侦查.需要与B国进行刑事司法协助,那么,下列有权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012《刑事诉讼法》新增专节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且还赋予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隐匿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关于技术侦查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2《刑事诉讼法》新增专节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且还赋予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隐匿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下列哪些案件不属于人民检察院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撤回起诉后再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否受理?()
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某县法院对申请人申请的甲财产保全违反法律解除,导致甲胜诉后判决无法执行,造成财产损失。甲申请县法院赔偿,县法院作出不予赔偿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问题不限,诗歌除外;(3)结构完整,语句通顺;(4)字数在800~1000之间。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新生儿,日龄5天,反应差,拒奶,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唇绀。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哕音,经血培养检查(+),诊断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首选的抗生素应为
患者,男,60岁。左膝疼痛、肿胀1年,X线摄片示左膝髁间隆起增生,诊断左膝骨关节炎。在运动后患者出现疲劳、持续性关节酸痛、夜间睡眠差,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对人控制的目的在于()。
下列关于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指()。
“凿壁偷光”描述的是下面哪一人物?()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爱因斯坦认为太阳是一个大引力场,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的偏转。这一预言最终得到了天文观测的证实,由此不能推出()。
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