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admin
2018-12-12
90
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选项
答案
(1)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①原因: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展开,政论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及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技的报刊、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报刊、有通俗报刊、有妇孺报,也有行业报。这众多国人自办的刊物,打破了近代史上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这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此时的报刊有一些共同点,即报刊以政论为主,新闻反居次席;此外,报纸与杂志合一,同时,时人重杂志而轻日报。这次高潮的主流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 ②意义:各地维新派新团体的报刊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和支持,对变法起到了很大帮助。其主要贡献有: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2)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近代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①发生原因:此时办报是革命和改良双重影响之下的产物。由于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了两大派,即处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意义:与维新运动时期形成的第一次办报高潮相比较,“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有以下几个新特点:政党报刊占主导地位;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办报地区、读者面大为扩大。 (3)与西方政论报刊的比较 ①时间上,中国的政论报刊周期较长,在整个近代史中占据了较长的时间;而西方政论报刊在建立起自由体制后,逐渐让位于商业报刊。 ②中国的政论报刊起初是引入西方的政论,而随后却发展成政治家办报以及文人论证的模式,并且是在没有体制保证之下所做的尝试;而西方政论报刊的兴起则在资产阶级夺权并且建立起自由主义的新闻体制之后,因此能受到体制和法律的保护。 ③中国政论报刊对政治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并且由于政治领导人的变动,报刊和报人受迫害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大江报案,癸丑报灾等,西方则较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m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从汉字形体演变史来看,打破古汉字象形传统,奠定现代汉字基础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痛”字的结构是_____。(中山大学2017)
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两种,属于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形体。()
简述结构主义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清华大学考研试题)
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在英国长大,结果他只会讲英语而不会说汉语,这说明()。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_______。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和美感的最终根源在于_______。
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的_______。
随机试题
适用于在生产技术、工艺和营销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生产制造方面缺乏成本优势的企业的国外生产的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瘤型麻风
根据《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
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的事项有()。
鼓励老年人适当的参加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地沟通,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能()。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选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来。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l.acc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两个表对象(名为“员工表”和“部门表”)和一个窗体对象(名为“fEmp”)。试按以下要求顺序,完成表及窗体的各种操作:将“员工表”姓名字段中的所有“小”字改为“晓”。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