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宋史.刑法志三》:“配法既多,犯者日众,黥配之人,所至充斥。(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编者注),校书郎罗点言其太重,乃诏刑、寺集议奏闻。至十四年(公元1187年),未有定论。其后臣僚议,以为:若止居役,不离乡井,则几惠奸,不足以惩恶;若尽用
《宋史.刑法志三》:“配法既多,犯者日众,黥配之人,所至充斥。(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编者注),校书郎罗点言其太重,乃诏刑、寺集议奏闻。至十四年(公元1187年),未有定论。其后臣僚议,以为:若止居役,不离乡井,则几惠奸,不足以惩恶;若尽用
admin
2019-01-15
64
问题
《宋史.刑法志三》:“配法既多,犯者日众,黥配之人,所至充斥。(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编者注),校书郎罗点言其太重,乃诏刑、寺集议奏闻。至十四年(公元1187年),未有定论。其后臣僚议,以为:若止居役,不离乡井,则几惠奸,不足以惩恶;若尽用配法,不恤黥刺,则面目一坏,谁复顾藉?强民适长威力,有过无由自新。”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同答下列问题:
根据该段文字分析适用该刑罚的弊端。
选项
答案
由于刺配刑毁人面目,结果使怙恶不悛的人因此更加嚣张,偶有罪过者则因受刺配刑而断绝了其改过自新的机会,进而导致盗贼问题十分突出,社会治安较为混乱的局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1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真题)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
《唐律疏议.名例律》(卷五):“诸同职犯公坐者,长官为一等,通判官为一等,判官为一等,主典为一等,各以所由为首;(若通判官以上异判有失者,止坐异判以上之官。)若同职有私,连坐之官不知情者,以失论。即余官及上官案省不觉者,各递减一等;下官不觉者,又递减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下列关于该法律条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5年单选3)甲故意杀人后畏罪潜逃,归案后法院依法判处甲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根据法的作用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罪”;“已发者,谓已被告言;及已配者,谓犯徒已配,而更为笞罪以上者,各重其后之事而累科之。”规定的是()
西周时期适用“三赦”之法的情形有()。
中国古代“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的刑罚是()
《宋史.刑法志三》:“配法既多,犯者日众,黥配之人,所至充斥。(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编者注),校书郎罗点言其太重,乃诏刑、寺集议奏闻。至十四年(公元1187年),未有定论。其后臣僚议,以为:若止居役,不离乡井,则几惠奸,不足以惩恶;若尽用
随机试题
中国证监会按照()授权和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
A.疼痛随月经呈周期性改变B.多为哺乳期妇女C.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D.好发于18~20岁青少年女性E.无乳头溢液乳腺癌
病人疾病已康复,仍不愿意脱离病人角色是否认自己有病是
30岁,男性,驾车撞树受伤,伤后右髋关节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查体:患肢短缩,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六一散的功效是()。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人民警察法》规定,年满()的公民可以担任人民警察。
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彤式是()。
A、0B、1C、-π/2D、π/2A判断间断点类型的基础是求函数在间断点处的左、右极限.
Whattimeistheman’sfligh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