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三层砌体结构房屋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34-40(Z)所示,每层结构布置相同,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现浇钢筋混凝土梁(XL)截面为250mm×800mm,支承在壁柱上,梁下刚性垫块尺寸
某三层砌体结构房屋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34-40(Z)所示,每层结构布置相同,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现浇钢筋混凝土梁(XL)截面为250mm×800mm,支承在壁柱上,梁下刚性垫块尺寸
admin
2018-10-24
44
问题
某三层砌体结构房屋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34-40(Z)所示,每层结构布置相同,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现浇钢筋混凝土梁(XL)截面为250mm×800mm,支承在壁柱上,梁下刚性垫块尺寸为480mm×360mm×1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为N
l
,由上层墙体传来的荷载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
u
。
假定,墙A对于
轴方向中和轴的惯性矩I=10×10
—3
m
4
。试问,二层墙A的高厚比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7.0
B、8.0
C、9.0
D、10.0
答案
B
解析
根据《砌规》第4.2.1条,房屋横墙间距s=14.4m<32m,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根据《砌规》第6.1.1条和6.1.2条,墙体高厚比计算公式为:β=
根据《砌规》第5.1.3条,s=14.4>2H=7.2m,所以,H
0
=H=3.6m
h
T
为T形截面折算厚度,取为3.5i,i为截面回转半径,i=
截面面积A=1.8×0.24+0.72×0.24=0.432+0.1728=0.6048m
2
i=
=0.1286mm
h
T
=3.5i=0.450m
β=H
0
/h
T
=3.6/0.45=8.0
本题主要考查墙体高厚比验算的相关知识。
1.在砌体结构设计中,构件高厚比的计算是主要内容,高厚比涉及构件的承载力问题和稳定问题,在承载力计算中需要考虑高厚比的影响,通过构造措施对高厚比的控制以确保构件的稳定。
2.解答本题时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4.2.1条和第5.1.3条,注意构件计算高度的合理取值。还应注意,对T形截面应采用折算厚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5i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上午)题库二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上午)
二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模型与原型采用相同介质,为满足黏性阻力相似,若几何比尺为10,设计模型应使流速比尺为:
图示平面桁架的尺寸与荷载均已知。其中,杆1的内力FS1为:
质量一定的气体,从某一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项目无资金约束、寿命不同、产出不同的条件下,方案经济比选只能采用:
梯形断面水渠按均匀流设计,已知过水断面A=5.04m2,湿周χ=6.73m,粗糙系数n=0.025,按曼宁公式计算谢才系数C为:
平面结构如图所示,自重不计。已知:F=100kN。判断图示BCH桁架结构中,内力为零的杆数是:
圆截面细长压杆的材料和杆端约束保持不变,若将其直径缩小一半,则压杆的临界压力为原压杆的:
图示一水平放置的恒定变直径圆管流,不计水头损失,取两个截面标记为1和2,当d1>d2时,则两截面形心压强关系是:
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绕垂直于图面的水平轴O转动,其角速度为w。在图示瞬时,角加速度为0,轮心C在其最低位置,此时将圆轮的惯性力系向O点简化,其惯性力主矢和惯性力主矩的大小分别为:
随机试题
何谓热力系(体系)?根据热力系边界与外界之间进行传热与传质的方式不同可将热力系分为哪三类?
冷、热疗法如需反复使用,为防止继发效应,中间应间隔()。
A.心气大伤B.心气不足C.痰火扰心D.风痰阻络E.热扰心神
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某日下午,你陪家人在电影城看电影时,影院内突然发生火灾。请结合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根据以上示意图判断,最容易发生的是()。
司法,亦称法律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下列选项中哪种是司法活动?()
下面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是
格里高利圣咏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因为()
(2005年试题,二)设F(x)是连续函数f(x)的一个原函数,“”表示“M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则必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