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dmin
2017-02-18
45
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选项
A、农事活动仰仗于天,与自然联系密切
B、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民以食为天,农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答案
A
解析
横线前面说的是农业,后面说的是“天人”关系,二者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故横线处的语句应在“农”和“天人”之间建立联系。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指出“农事活动仰仗于天”,进而由此引出了“天人”关系的讨论,逻辑通顺。B、C、D项均无法将前后文合理衔接,排除。故本题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E6Y777K
0
山东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磨洋工是指在工作中拖延时间,懒散拖沓,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由于人的天性趋向于轻松随便,称为本性磨洋工;由于人与人的关系等其他因素而造成的错综复杂的思想和重重顾虑而引起的,称为故意磨洋工。下列选项属于故意磨洋工的是()。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366.6万户,比上年年底增长9.06%,实有注册资本82.54万亿元,比上年年底增长14.24%。内资企业实有1322.54万户,比上年年底增长9.44%,实有注册资本70.71万亿元,比上
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步行,在AB两地之间做往返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小于乙。出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和第二次相遇的地点相同。那么,从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时,甲、乙所行路程之比为()。
在中国人的__________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__________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__________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根据资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但有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
下列诗句背景与科举制实行无关的是()。
有时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能_______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_______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想象到其中优美的图景,感触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_______到其中言外的神韵。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做出判决,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随机试题
无论何种联轴器,其内孔与轴的配合应为过渡配合,以便于装配。( )
某人上坡时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下坡时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已知下坡速度是上坡速度的1.5倍,如果此人上坡用了3小时50分钟,则他原路下坡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坡顶后不休息)
企业“五五”普法的对象是企业内部广大干部职工,其中,重点提高对象是()。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结论中“推荐方案”包括______。
英国人文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动机形成理论,该理论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6类,用以说明人类的动机,故而又称为需求层次论。()
对于企业实施的职工内部退休计划,企业拟支付的内退人员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有()。
在我国,典权属于()。
17世纪使化学开始从炼金术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并提出了化学元素这个科学概念的化学家是()。
甲:“除非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否则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乙:“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以下哪项断定。能准确表达乙的看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