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与朋友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甲与朋友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dmin
2014-10-26
56
问题
甲与朋友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选项
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
B、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借款
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答案
C
解析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①《合同法》第210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合同,A选项正确,不选。
②《合同法》第206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B选项正确,不选。
③《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C选项错误,当选。
④《合同法》第207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D选项正确,不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b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2月1日,昌盛公司与兴达工厂签订购买10万个橡胶玩具的合同,约定玩具的单价为70元,兴达工厂于2叭0年3月1日一次性交货。2009年5月,兴达工厂在采购生产玩具所需的橡胶时发现,由于不可预见的需求过热,2009年2月至5月间,生产一个玩具所需的橡
甲向乙借款5万元,并以一台机器作抵押,办理了抵押登记。随后,甲又将该机器质押给丙。丙在占有该机器期间,将其交给丁修理,因拖欠修理费而被丁留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某影楼与甲约定:“影楼为甲免费拍写真集,甲允许影楼使用其中一张照片作为影楼的橱窗广告。”后甲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用在一种性药品广告上。经查,制药公司是从该影楼花500元买到该照片的。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甲公司铺设管道,在路中挖一深坑,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乙驾车撞倒全部标志,致丙骑摩托车路经该地时避让不及而驶向人行道,造成丁轻伤。对丁的损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公司以试用买卖方式促销A冰箱,规定试用期3个月,如发现冰箱有质量问题,公司随时给予更换。乙与甲公司签订试用买卖合同,时间自1999年3月15日开始。至1999年6月16日,甲公司要求乙付款,乙称冰箱有质量问题,要求解除试用合同。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甲某承包了一果园,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时常有人在夜间偷摘果子,甲某苦恼不已。适逢朋友乙某来拜访,听说此事后,给甲某出了个主意:在果园附近多挖些陷阱,如果有人来偷摘,肯定会掉在陷阱里,甲某听后,觉得主意不错,就在果园附近挖了些陷阱,结果,第二天,便有路人经过
甲公司与自然人乙之间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经一审甲区法院判决甲乙合同无效,双方不负给付义务,但经二审乙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乙应当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个月内支付甲货款50万元,乙没有履行。甲申请强制执行,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1年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下列哪些情形符合纳税人权利的规定?()
某破产案件中,债权人向法院提出更换管理人的申请。申请书中指出了如下事实,其中哪些属于主张更换管理人的正当事由?()
随机试题
深Ⅱ度烧伤局部损伤的深度达
IHE的中文含义是
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是()。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问题。成绩平平的雯雯初一时因在一次考试中数学得了全班第一而信心大增,对数学特别投入,成绩直线上升。进入初三时,新任数学老师非常严厉,对所有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毫不留情,经常在全班点名批评。雯雯平时有些“马大哈”,一次又因粗心大意被数学
2017年,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为3335亿美元,同比增长3%,但仍低于2015年的历史峰值3485亿美元。中国的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清洁能源总投资的40%,占亚太地区清洁能源投资的71%。从主要清洁能源类型看,2017年全球对风能的投资为1070亿美元,风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则()。
doctor-patientdispute
•Lookatthesesentencesandthefourparagraphs.•Whichclip(A,B,CandD)doeseachsentence1-7referto?•Foreachsente
"Thedangerousthingaboutlyingispeopledon’tunderstandhowtheactchangesus,"saysDanAriely,behaviouralpsychologist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