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 1.2011年4月,全国妇联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提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2000万,已占儿童总数20%以上,其中,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约100万,他们的生存状况

admin2012-05-13  28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
1.2011年4月,全国妇联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提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2000万,已占儿童总数20%以上,其中,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约100万,他们的生存状况堪忧。
   “如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不幸福,我们就很难说幸福广东。”广东省有关领导说,她要求各级妇联要对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进行逐户摸查,对哪些家庭需要帮助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那些两夫妻都外出、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的家庭要了解。“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发现。”
   “留守儿童真凄凉,半年难见爹和娘,放学回家忙家务,夜里梦中唤爹娘。”这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在粤北山区的清远市农村,“半年难见爹和娘”的儿童实在是太普遍了。记者从清远市相关部门获悉,目前清远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超过16万人,尽管省里支持了清远三百多万元,但还需要政府和各界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和列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重大问题。
   佛冈是清远较不发达的县城之一,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环境,许多青壮年选择了背井离乡。他们像候鸟一样,每年春节刚过,便飞向沿海各个城市打工,直到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几年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这个32万人的县城,单独留在农村依靠祖辈或亲戚照看、抚养、教育的未成年子女有七千多人,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不时有来自广州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探访留守儿童,为他们送来各种书籍和娱乐用具。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和生理困惑令全社会感到道德上的重负。
   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长年累月难得有机会回一趟家,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护和保护,往往容易遭受来自社会暴力的伤害。因为对父母的强烈思念,留守儿童还会在冲动下做出出格的举动。阳山县一所村小学有6名留守小学生,父母均在清远市一家建筑工地打工,长时间未回家,学校放暑假后,这6名学生(大的13岁,小的只有8岁)商议离家出走去找父母。因为没盘缠,3个年纪较大的学生就把学校的防盗网钢筋偷去卖,得到100多元,之后6个孩子沿着107国道往清远、广州方向步行,走了半天,3个年纪较小的学生感到太累中途返回,另3名年纪较大的学生继续前行,沿途在路边过夜。他们走到清远感到太累了,于是偷了两辆自行车又骑车继续南下,到了广州市区,钱已花光了,就把偷来的自行车卖了,之后一直在广州流浪,几天后遇上一个盗窃团伙,教唆他们去销赃。就这样,他们在广州20多天都找不到父母,其中1名小孩支持不住,病倒在一座立交桥下,所幸遇到一名环卫工人是阳山老乡,才想方设法通知其父母到广州将他们接回老家。
   意外伤害也是留守儿童经常遭遇的。记者获悉,清远市人民医院曾经接诊了被鞭炮炸成重伤的留守儿童患者小强,成功为其截去三根手指,并从肺部取出一块金属碎片。这名10岁的男孩在与哥哥玩鞭炮时一起被炸致生命垂危,同时被炸伤的还有另一名村童。
   粤北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高。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及对仙鹤镇各小学老师的采访可以得知,75%的留守儿童成绩在中等以下,23.5%处于中等水平,中等以上至优秀的只有1.8%。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及父母不在身边教育等原因,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被严重忽视。一方面,隔代监护人大多忙于农务,无暇教育儿童。另一方面,隔代监护人由于自身素质限制,教育水平不高、手段不当。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约85%的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采取暴力手段“教育”儿童。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当地小学教师及居民反映,留守儿童打架斗殴、酗酒滋事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留守儿童甚至偷家里的钱去网吧上网,彻夜不归。
   留守儿童文艺、体育教育基本空白。由于农村师资力量水平的限制,留守儿童在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学习上基本空白,体育教育更是被忽视。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较之一般农村家庭较为富裕,但乡村学校条件有限,许多小学采取“包班”制度,一个老师承包一个教学班的全部课程,教育水平有限,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留守儿童缺乏心理、生理健康教育上的辅导,易导致行为产生偏差。乡村小学对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投入极少,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心理、生理健康教育上的辅导,约90%的留守儿童不参与体育活动,更有约30%的留守儿童出现沉迷网络、电视及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2.“爸妈不在身边时,你会觉得孤独吗?”“感觉孤独时,你会怎么办?”某镇中心小学针对留守儿童做了一次详细的问卷调查,并希望以此了解留守儿童普遍的心理状态。
   对于“如果让你跟爸妈说说心里话,你最想说什么”的问题,答案大部分是“爸爸妈妈你们能早点回来么?我很想你们”;对于“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的问题,答案无一例外都和父母有关,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的,也有“和父母通电话”等。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近九成学生表示有孤独感,排解孤独的办法是经常看看爸妈的照片,或者跟爸妈通电话。还有几个学生表示,感觉孤单时就看动画片、打游戏或者一个人在屋里发呆。
   著名女性研究专家孙晓梅指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其行为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不懂得如何关爱他人,严重的可能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抑郁心理。
   应用心理学专家筱丹在接受采访时说,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普遍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筱丹指出,应该引起社会特别重视的是,留守儿童家庭中大多是父亲外出,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父亲和母亲在家庭当中,所担负的教育角色是不同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席,意味着教育方面会有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一种硬伤。一般而言,母亲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抚养、抚育和情感方面的交流,而父亲对孩子更多的是侧重于一种社会行为的示范上。
   山西省妇联的一项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最期待五类关爱。这五类关爱分别是:情感交流,在征集到的“留守儿童”书信中,“孤独”和“思念”等字眼出现的频率最高;道德引领,处在道德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偏离健康的生活追求和道德准则,加重或催化其身上处于萌芽状态的一些问题;学习辅导,特别是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在书信里或接受访谈时提到,做功课遇到“拦路虎”时,爷爷奶奶和身边其他的人多难以提供帮助;生活照顾,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存在困难;安全保护,撤乡并镇以来,不少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被撤并到中心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孩子上学困难很大,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年老体衰,接送就成了问题。
   3.记者在广西农村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父母选择留在县城或集镇,为了孩子上学而边打工边“陪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曾撰文指出,原本在大城市务工的中西部农民因子女教育而脚步踯躅,可能会加剧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用工荒”。
   现年35岁的陕西农民杨学庆2009年把当时6岁的女儿送进村里的小学后,和妻子结伴到广西南宁市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与中国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他们的女儿从此成了“留守儿童”,生活起居全部交由爷爷奶奶照料。
   2012年春节,杨学庆感觉到女儿性格和举止上的变化,便和妻子商量,要么把孩子带到广西上学,要么夫妻俩留下一个人照顾孩子。考虑到女儿随自己到广西进城读书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最终选择了让妻子留下。
   在杨学庆的家乡,许多年轻父母由于担心年幼的孩子无法过早独立生活,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打算。
   作为由2亿农民工留下的5800多万年龄不超过14岁的农村孩子,“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的一个特殊群体。专家说,在研究应对中国沿海的“用工荒”时,应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他们已影响了农民工的外出务工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娄伟博士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从民间到官方,各地出现了许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新举措。要想让农民工继续进城务工,必须让他们的子女尽可能地在随迁城市就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各级政府将全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2000年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尝试让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2012年开始,各地政府将加快这一工作进程。
   针对农村中小学校不合理撤并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部要求,今后农村学校撤并调整方案必须向群众公示,充分听取民意。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对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不予撤并。
   4.武汉新洲区有一所留守儿童学校——邾城四小。学校现有学生2086人,留守学生达1681人,占到学生总数的80%以上。学生每周五天在校吃、住、学,每月收费300余元。但学校食宿条件和教学水平不输年收费动辄过万的“贵族式”民办寄宿学校。价廉而质优,邾城四小的学位自然紧俏。据介绍,最早的学生家长会提前两年到学校登记排队,比大医院的专家号还俏。
   2012年2月20日下午13时30分,武汉市新洲区邾城四小召开全校家长会。下午13时,记者在学校门口看到:来开家长会的多是步行或是骑着电动车,这与市区名校开家长会,家长竞相开着豪车赴会对比鲜明。
   校长饶小平说,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开家长会,是为了方便更多的外出打工父母。“家长平时长年在外,亲自来开家长会很困难,但他们关心孩子教育的心和别的家长一样迫切。多数家长平日都与老师保持电话联系,有的家长甚至特意请假,坐火车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家长会。由此可见,家长们对家长会的重视。”
   饶小平说,学校调查表明,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子女,现在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家长开始推后外出打工时间。
   邾城四小原是新洲城关邾城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曾一度陷入招生危机。2005年,老校长张雷英带着老师做了细致调研,发现了留守儿童这块教育空白点。新洲是劳务输出大区,外出打工的家长很多,特别需要一所能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的寄宿制学校。
   2005年,全校上下群情激奋,开始办寄宿制。这也是全市最早针对留守儿童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当时,老师自发把钱拿出来支持学校办寄宿制。我们有个女老师是学校困难户,自己家庭经济负担就很重,还坚持拿出3000元集资,学校不忍收她的钱,她当场就急哭了。”说到当初的创业,饶小平依然激动不已。据介绍,当时,全校上下都铆足了劲:校长亲自到食堂给学生下热干面、包饺子,老师有空就到寝室帮学生洗澡、洗衣服……
   邾城四小的创业之举受到区教育局乃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武汉农村留守学校的标杆由此出现了。
   5.2011年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发生后,某基金会在网站上发表了题为《留守儿童,国家之“痛”》的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校车被撞,目前已经造成21人死亡,其中2名成人。
   对此事的反思,绝大多数评论局限于校车本身。各界舆论的聚焦点无疑在于是否应将公车经费向校车倾斜。而实际上,另一个现象更有必要予以重视,即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绝大多数发生于农村、乡镇,每每给留守儿童造成重大伤害。如2007年,湖北麻城一辆接送幼儿园孩子的面包车发生车祸,7名幼儿死亡、14名幼儿受伤;2010年12月份,湖南衡南县校车坠河事故致14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
   同正宁车祸一样,上述车祸也有驾驶员素质和校车安全等表面原因,但留守儿童一次次被置于车祸危险的边缘,却不能不令人深思。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同样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相较于城市里的机关幼儿园,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幼儿园还是一片任其肆意生长的野草地,监管无力,设施落后。尽管如此,为了上幼儿园,许多留守儿童不得不每天乘车来回奔波。另一方面,为应对农村日益出现的人口空心化下学生剧减的现象,许多地方加大了农村学校综合撤并力度。依旧是庆阳县,自2009年始,该县西峰区便迈开了农村学校撤并工作的步伐,“政策已经惠及1.1万名农村学生”。另有调查却显示,许多孩子希望在家门口上学。撤并可以集中资源,但如此一来,原本可以走读的学生,从此不得不踏上更远的求学路。实际上,大多留守儿童为了节约成本,除了校车外,往往会选择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差的交通工具。
   当不能在距离更近的学校上学,当父母无法有效承担监护职责时,留守儿童其实已经被置于危险的境地。除了校车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的其他问题其实也很多,每年夏天,总能看到留守儿童一次数人的群体性淹亡报道。还有,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率高,许多只能等着上完初中便外出务工,所学知识仅仅达到义务教育的底线。
   6.2011年8月,离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在合肥市丁香花园三期建筑工地上工作的张师傅也越来越焦虑:如果8月25日之前还找不到学校上学,他将不得不把6岁的女儿送回乡下读书。那不仅意味着他希望女儿能够上一所好学校的愿望落空,也意味着他的妻子要同时回到乡下陪女儿读书。
   “报纸上说进城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入学,还能享受同城待遇,为啥我的孩子却上不了学?”在找了多所学校,并且屡屡碰壁后,张师傅一脸无奈。由于他无法提供一份经教育部门认可的务工证明和暂住证,他的女儿将很难留在城里上学。
   张师傅是河南信阳县人,老家的教育资源落后,“家门口的小学只有三个年级,学生要想继续上学,就得去离家较远的另一所学校”。他告诉记者,“家里只有奶奶一人,把女儿留在家里不放心,不利于孩子成长”。
   安徽省教育厅于2010年4月16日曾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而积极推进就学零障碍。合肥市教育局在当年不仅确定了115所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中小学,并且在转发安徽省教育厅文件的同时,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设置了一些具体的条件,要求进城务工农民在申请子女入学前须提供经商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簿或身份证等相关证件。2011年,合肥市更是在坚持这一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扩展到134所。
   “让进城农民工提供这样一些证件,其实是对他们身份的一种基本确定。和之前相比,目前在合肥务工的外地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有两个很好的优惠政策,一是基本‘零障碍’,一是‘同城待遇’。”合肥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此政策是要保证“两个百分百”,即“符合条件的百分百安排在公办(学校),百分百享受同城待遇。”
   不过,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即便是设置了这样一个“确定基本身份”的简单条件,很多进城务工人员仍然由于不符合这个基本条件而无法让其子女进城上学,其中,由于无法提供劳动合同而被学校拒之门外的更是非常之多。
   据安徽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安徽省在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中,仿照其他省份的做法,允许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设置一些基本条件。这种设置既是确定农民工身份的需要,也是在现有城市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做出的一种限制。
   记者在一些基层教育管理部门采访时也发现,实际上,很多地方在具体执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政策时均会作出一定的人性化的微调。
   合肥市某区文体局基础教育科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学校往往还是会降低门槛,接纳他们的孩子上学,“但是这个口子又不能开得太大,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一般情况下,教育部门还是主要通过审查‘四证’,即务工证、暂住证、户口簿和身份证的方法来确定是否接纳农民工子女人学。”该负责人表示,对于暂住证,虽然有“父母双方均须暂住满1年”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执行时仍然按照“父母双方有一方暂住满1年即可”。
   7.201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秋季开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确保随迁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凡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一律免收学杂费,不得加收借读费。要将家庭经济困难的随迁子女纳入资助范围,确保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教育部还提议各地教育部门“对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学校进行帮扶”。
  《通知》还强调对随迁子女就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察。要求各地在开学后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工作进行一次专项督察,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将督察结果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
   2011年,全国1167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比2010年增长12.7%,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略有上升,达79.2%。
三、申论要求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2”,简要概括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要求:
   ①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②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③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大多一般,且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缺乏来自父母的监督和指导,而临时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法行使指导和监督学习的功能;留守儿童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生活方面:留守儿童生活缺乏父母监管,安全问题突出。原因: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之间沟通渠道少、沟通频率低,无法获得足够的关爱和关心;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太小,通常防护能力较弱,生活区域缺乏安全的业余活动场所,在缺乏约束和管理的情况下,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心理方面:多数留守儿童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易缺乏安全感和产生自卑、自闭心理。原因: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爱护,导致其性情孤僻,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临时监护人多为祖父母,在管理孩子过程中容易出现放纵溺爱的情况,无形中会助长孩子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e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