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带一大公文包,里面有价值80多万元的提货单及其他贵重物品。甲去看电影,离开时把包忘在了座位上。后甲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寻包启事:一周内送还者酬金15000元。后来捡到该包者乙与甲在酬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从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的难点在悬赏广告的定性是合同还是
甲带一大公文包,里面有价值80多万元的提货单及其他贵重物品。甲去看电影,离开时把包忘在了座位上。后甲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寻包启事:一周内送还者酬金15000元。后来捡到该包者乙与甲在酬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从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的难点在悬赏广告的定性是合同还是
admin
2014-06-05
33
问题
甲带一大公文包,里面有价值80多万元的提货单及其他贵重物品。甲去看电影,离开时把包忘在了座位上。后甲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寻包启事:一周内送还者酬金15000元。后来捡到该包者乙与甲在酬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从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的难点在悬赏广告的定性是合同还是单方行为,于是出现了不同解释: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悬赏广告是一种合同行为,因为尽管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但1929—1930年民国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第164条就规定了悬赏广告,从其前后的条文来看,从第153条到第165条都规定的是契约,因此介于其中的悬赏广告应该是契约。第二种意见认为悬赏广告是单方行为,因为《中华民国民法》第164条规定,以广告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予报酬者,对于完成该行为之人负有给付报酬之义务,对于不知有广告而完成该行为之人亦同。条文当中说到,完成广告所指定行为的人,即使他不知道有这个广告,登广告者也应该给他许诺的报酬。按这个意思,悬赏广告就不是契约而是单方行为。第三种即后来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解释。在我国大陆,民法通则关于悬赏广告未有规定,学者起草的统一合同法的第一个草案规定了悬赏广告,当时就有学者说悬赏广告不是合同而是单方行为,不能规定在合同法中,后来正式稿中删除了该规定。
请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从法律解释分类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意见所用的解释方法,并分析不同解释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选项
答案
(1)法律解释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法律解释根据解释的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根据解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文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运用的是体系的解释方法和历史的解释方式,是字面解释、非正式解释。第二种解释运用文义解释的方法,是字面解释、非正式解释。第三种解释是历史解释,是立法解释。 (2)上述不同的解释得出不同的结论表明,单独运用一种方法进行解释,其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因此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解释方法来进行解释,然后互相进行验证,最后确定何种解释是正确的。不同解释之所以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就是同一个法律条文由于立法者认识能力、表述能力等的限制,往往出现不明确和错位的情况,因此解释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但正确结论只有一个。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pL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影响和制约“第三人效果”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鲁塞尔·纽曼预言的媒介技术发展的“4C”趋势是什么?
试析媒介“议程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
简述席勒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观点。(武汉理工2010研;北邮2007研;北大2006研)
谈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内容与价值。(北大2008年研)
简述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优势。(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简述客观性报道原则的内涵。(西南交大2018年研)
我国的法学理论对法的历史发展的分类是根据()。
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包括
随机试题
根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1),轨道安装(500201011×××)按招标设计图示尺寸计算的有效()计量。
冲泡调饮红茶的水温以()为宜。
急性菌痢患者的腹泻属于
某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卧床4个月余,每天需做下肢被动活动和按摩,其目的是
根据司法解释,自然人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院治病的除外。
依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应计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是()。
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时,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的比例等于或低于25%确定。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骨骼对于()相当于()对于房屋
谭嗣同在1897年初写成的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批判的著作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