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A公司向B公司出售一批商品,并签订买卖合同。A按期供货后,B于4月6日向A出具面额为30万元的汇票,期限为5个月。A取得票据后不慎被C盗窃,C将票面金额改为50万元,并在票据背书添加“A将票据背书转让给 C”的字样,盗盖A公司公章;之后C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
A公司向B公司出售一批商品,并签订买卖合同。A按期供货后,B于4月6日向A出具面额为30万元的汇票,期限为5个月。A取得票据后不慎被C盗窃,C将票面金额改为50万元,并在票据背书添加“A将票据背书转让给 C”的字样,盗盖A公司公章;之后C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
admin
2016-12-22
85
问题
A公司向B公司出售一批商品,并签订买卖合同。A按期供货后,B于4月6日向A出具面额为30万元的汇票,期限为5个月。A取得票据后不慎被C盗窃,C将票面金额改为50万元,并在票据背书添加“A将票据背书转让给 C”的字样,盗盖A公司公章;之后C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D,D又背书转让给E。E到期向付款人B提示付款,付歉人B以A取得票据时未支付对价为由拒付。E取得拒付理由书后,向D发出书面追索通知,追索金额包括票据金额20万元、逾期付款利息及发出追索通知费用2万元。D以追索金额52万元超过票据金额为由拒绝付款。C认为背书时未注明付款日期,票据要件不全,拒绝承担责任。A以该票据被C变造且又未接到追索通知为由拒绝承担责任。要求:跟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若C对该票据属正常背书取得,A未接到追索通知,A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A应承担连带责任。根据规定,汇票结算方式下,前手是否接到追索通知,不影响后手追索权的行使。只不过如果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3日)发出追索通知的,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赔偿的金额以汇票金额为限。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6t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经济法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经济法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成立的情形有()。
甲、乙、丙共同出资设立了A有限责任公司,后丙与丁达成协议,准备将其在A公司的出资全部转让给丁,丙就此事书面通知甲和乙征求意见。下列解决方案中,符合规定的有()。
甲、乙、丙共同出资设立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甲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20万元。公司成立6个月后,吸收丁入股。1年后,该公司因拖欠巨额债务被诉至法院。法院查明,甲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出资时仅值10万元,甲现有可执行的个人财产8万元。下列处理方式中,不符合《公司法
外国投资者甲公司与境内乙公司协商一致,达成并购协议。协议约定,乙公司增资400万元,由甲公司认购其中的300万元,乙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如果乙公司原注册资本为600万元并购后所设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
外国甲公司和境内的乙公司达成并购协议,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一处房产,并以该房产投资设立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丙企业”)。并购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1)乙公司原有的债权和债务均由乙公司自行承担,与甲公司和丙企业无关。(2)丙企业注册资本为800万
外国甲公司和境内的乙公司达成并购协议,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一处房产,并以该房产投资设立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丙企业”)。并购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1)乙公司原有的债权和债务均由乙公司自行承担,与甲公司和丙企业无关。(2)丙企业注册资本为800万
2009年10月,甲、乙、丙三人和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丁公司)设立了一家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和丙为普通合伙人,合伙协议约定由甲执行合伙企业事务。2010年2月,甲见股市火爆,即筹款进入股市。丁公司的代表张某见甲忙于炒股,无心管理企业。提出由自己和甲共同
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为丙公司,合并前甲公司的全部债权和债务均由丙公司承继。()
所谓重要商品,是指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作用重大的商品。其中,基本的重要商品包括()。
随机试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IgAB.IgDC.IgED.IgGE.IgM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脏腑湿热证的共同特点是
共同共有的类型包括()。
下列关于经济增加值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宋代范仲淹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今天我们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主要表明传统文化()。
可在C程序中用作用户标识符的一组标识符是
Iftreesfallinthemiddleofacity,doesanyonemakeasound?Sofar,notmuchofone—andthat’saproblem.Tomostofus,ci
我认为最佳方案是在签约前咨询我们的律师。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笔大生意,对我们公司至关重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