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张某曾任甲公司工程师,专门负责电热器的设计工作。退休1年多后,张某利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发明了“节能型电热器”,经试验使用,效果极佳。张某准备将该电热器以个人的名义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得知消息后找到张某,提出主张专利权应当属于甲公司,理由是张某的发明属
张某曾任甲公司工程师,专门负责电热器的设计工作。退休1年多后,张某利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发明了“节能型电热器”,经试验使用,效果极佳。张某准备将该电热器以个人的名义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得知消息后找到张某,提出主张专利权应当属于甲公司,理由是张某的发明属
admin
2013-06-17
56
问题
张某曾任甲公司工程师,专门负责电热器的设计工作。退休1年多后,张某利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发明了“节能型电热器”,经试验使用,效果极佳。张某准备将该电热器以个人的名义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得知消息后找到张某,提出主张专利权应当属于甲公司,理由是张某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并承诺给予张某一定奖励,遭到张某拒绝。后经协商,张某与甲公司一致同意,如能获得专利权,该专利权属于双方共有,但没有约定如何行使专利权。经过法定程序,“节能型电热器”的专利获得批准并公告。专利公告后,张某自行设立了乙公司,开始批量生产“节能型电热器”。甲公司认为张某单独实施专利的行为不合法,经交涉没有结果后,甲公司也开始组织“节能型电热器”。由于“节能型电热器”广受欢迎,需求量大,甲公司和乙公司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甲公司和乙公司上一年度营业额分别都达到5亿元。其他企业纷纷跟进,推出各种“电热器”。但是,甲公司和乙公司仍然共同占有70%的市场份额。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共同限制其他企业的影响,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管理层多次接触。拟定了两个应对方案:
(1)公司合并方案。两家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丙公司,合并各方解散。
(2)约定市场方案。两家公司以约定的中间线为界,互不进入对方的市场范围,并在价格上
持一致。以上两个方案最后由于细节问题未能得以实施。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并结合专利法和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节能型电热器”是否属于职务发明?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节能型电热器”不属于职务发明。根据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的情形之一是: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本题中,张某的发明是在退休1年后作出的,不属于职务发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F2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按照出发点的特征不同,预算方法包括()。
下列属于非公开增发新股的认购方式的有()。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是长期投资项目评价的一种辅助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有()。
下列关于公司资本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有关债务成本的表述正确的有()。
关于股票或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甲公司制定产品标准成本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下列情况中,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有()。2014(卷Ⅱ)
实施配股时,如果除权后股票交易市价高于该除权基准价格,这种情形()。
某公司尝试运用经济增加值方法评价2008年的经营绩效。根据2008年度的会计报表实际数据,经过分析判断,当年税后净利润为1270万元,利息费用为10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20万元,折旧30万元,增加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30万元,摊销资本化研发支出为5万元;期
随机试题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具有的条件是()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反映病情加重的体征是
具有"滋阴透热"功用的药对为
建筑工程使用的花岗岩比大理石()。【2004年真题】
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德国的“范例教学”的提出者是()。
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定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A、B.C方向做加速运动.已知AB段是光滑的,拉力F做功W1,BC是粗糙的,拉力F做功W2,则W1和W2的关系是()。
祖父现在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过几年之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5倍,再过几年之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4倍,请问小明今年多少岁?()
简述宣告失踪的概念及条件。
FormanypeopleintheU.S.,sportsarenotjustforfun.Theyarealmostareligion.Thousandsofsportsfansbuyexpensiveti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