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清末制定民律草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对法典产生了哪些影响?
清末制定民律草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对法典产生了哪些影响?
admin
2015-12-30
29
问题
清末制定民律草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对法典产生了哪些影响?
选项
答案
清末民律草案的制定由修订法律馆与礼学馆共同承担。具体的分工是修订法律馆负责起草民律草案前三编总则、债权、物权,后两编亲属与继承由礼学馆制定。 民律的起草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采纳各国通行的民法原则; 第二,以最新最合理的法律理论为指导; 第三,充分考虑中国特定的国情民风,确定最适合中国风俗习惯的法则,并适应社会演进的需要。 在以上原则指导下,制定民律草案前三编所依据的主要是各国的现有成法和最新法学理论,后两编则以中国的传统礼教与民俗为依据。这对民律草案的内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民律前三编以“模范列强”为主。民律前三编在起草:者松冈义正的影响下,以日、德、瑞士民法典为参照,体例结构取自德国民法典。在总则编中,采取了私有财产所有权不可侵犯、契约自由、过失致人损害应予赔偿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在债权编中,规定了债权的标的、效力、让与、承认、消灭以及各种形式债的意义和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在物权编中主要规定了对各种形式的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及财产使用内容等。这些内容主要以西方各国通行的民法理论和原则为依据,对中国旧有习惯未加参酌,因而体现出明显的资产阶级民法的特征。 第二,民律后两编“以固守国粹为主”。根据民律草案的起草原则,所有涉及亲属关系以及与亲属关系相关联的财产关系,均以中国传统为主。立法者具体提出这两编主要参照现行法律、经义和道德。因此虽然也采纳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法律规定,但更多的是注重吸收中国传统社会历代相沿的礼教民俗。第四编亲属对亲属关系的种类和范围、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监护、亲属间的抚养等作了规定。这一编集中体现了浓厚的家族本位特色,确定了家长在家庭中的特殊作用。第五编继承规定了自然继承的范围及顺位、遗嘱继承的办法和效力以及对债权人和受遗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这一编同样体现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家族的传承观念,远远重于个人的物质利害得失。 《大清民律草案》从整体上来说,由于急功近利,一味强调对最先进民法理论和立法成果的吸收,故而在许多方面与中国实际严重脱节。前三编与后两编前后两部分的迥异,使整部法典的风格难以统一。就法典本身来说,《大清民律草案》不是一部成熟的法律草案,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d6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单项选择第25题)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中,可以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末财务状况的报表是()。
下列对于管理论述错误的是()。
某爆破公司招了一批新工人,在上岗培训班上,公司领导应告知新工人具有的安全生产权利是( )等。
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假设你是某企业的法律顾问,现在该企业拟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你给出的法律意见应当包括一个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实行纵向一体化,这主要取决于()。
消防安全处有无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为什么?据查,扣留张永乎消防安全合格许可证的法律依据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个立法文件,则该扣留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案情:寇某是某县集贤村村民,平时有些小偷小摸的习惯,但一直未被人发现。2007年2月13日晚,正当寇某偷窃邻村张某家的母鸡时,被张某当场抓获,张某遂向县公安局告发。县公安局为此进行了调查,查明寇某违法事实如下:(1)2006年3月,寇某偷窃邻村李某家一只
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家里没钱。”甲在丙家
《资政新篇》
随机试题
()是在学期或单元教学开始时,为摸清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及个别差异,以便合理安排教学而进行的评价。
设函数,则f(f(x))=________________.
治疗斑疹伤寒的首选药是
业务核算是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之一,其目的是()。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常用的方法包括()。
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结果确定后,发行对象的认购资金应直接划入发行人募集资金专项存储账户。()
编制是非题应注意()。
满满一杯牛奶,洁洁先喝了半杯,然后用水加满,搅匀后又喝去半杯;再用水加满,搅匀后全部喝完。洁洁喝了几杯牛奶?几杯水?( )
下列新闻标题用语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1757年,清军最后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后,巩固了对天山()的统治。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