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一家棉纺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纺织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款1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另支付运费500元,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输发票。 (2)从当地农民生产者购进免税棉花10吨,每吨1.4万元,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14万元。
一家棉纺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纺织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款1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另支付运费500元,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输发票。 (2)从当地农民生产者购进免税棉花10吨,每吨1.4万元,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14万元。
admin
2013-06-10
43
问题
一家棉纺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纺织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款1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另支付运费500元,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输发票。
(2)从当地农民生产者购进免税棉花10吨,每吨1.4万元,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14万元。
(3)从当地供销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棉花30吨,每吨不合税价格1.5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4)本月向一般纳税人销售甲型号棉布1.2万米,售价每米40元(不含税);向个体工商户销售乙型号棉布34万米,售价每米50元(含税)。已知:有关发票在本月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并申报抵扣。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企业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和向供销公司购进棉花计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向供销公司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95万元
B、向供销公司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7.65万元
C、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0
D、向农民生产者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82万元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核进项税的抵扣。向供销公司购进棉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5错误30错误17%=7.65(万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农产品生产者购买免税农产品,准予按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4错误13%=1.82(万元)。故选B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jL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题库会计从业资格分类
0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会计从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A公司和B公司签订一项购销合同,A公司向B公司开出一张30万元的银行汇票。B公司将汇票背书后向C公司转让,C公司又背书后向D公司转让。如D公司将持有的汇票丢失,可以凭()出具的其享有票据权利的证明,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称为()。
下列各项支出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是()。
2009年5月,菜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2007~2008年度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会计王某2007年6月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工作至今,未办理注册登记。甲公司2008年7月以来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没有完全
《会计法》规定,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的罚款
按照《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的正确做法是()。
纳税申报的方式包括()。
据《刑法》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随机试题
=______.
下列不需采集全血标本的是
只要条件许可.水泥混凝土用砂应优先选用中砂,普通混凝土的坍落度与砂率成正比关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从消费者角度衡量消费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的一种()指数。
某开发商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双方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则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并自动履行其裁决。后双方工程款支付发生纠纷,现问双方解决争议可行的法律途径是()。
企业购买资产延期支付的购买价款超出正常信用条件,实质具有融资性质的,所购资产的成本应当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为基础确定。()
卸货报告作为卸货证明的单证,又称为()。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
从以下各句中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经济复苏的根本就是产业复苏,特别是全球分工体系框架下,各国经济已不再致力于构建大而全的生产体系,而是侧重于强化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并且在危机沿着产业链条进行全球传递的过程中,各国各产业受到的伤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适时、适度、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于各国走出危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