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类型。[温州大学2020年研]
简述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类型。[温州大学2020年研]
admin
2022-09-19
69
问题
简述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类型。[温州大学2020年研]
选项
答案
(1)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简称可撤销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生效,因为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其他法定原因,行为人有撤销权的民事法律行为。 (2)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①因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基于对行为的性质、相对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②因乘人之危致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乘人之危致显失公平是指乘他人处境危难,迫使他人不得已而作出对自己严重不利的意思表示,使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的情形。《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乘人之危的法律要件包括: a.须乘人之危,即对他人的危难处境加以利用; b.须有乘人之危的故意; c.须显失公平,即乘人之危造成的后果对危难人严重不利,而乘危人大得其利,违反了公平原则。 ③受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欺诈,是故意欺骗他人,使之陷于错误的行为。欺骗即为使受领人陷于错误而故意将不真实的虚假情况当作真实情况表示。受欺诈意思表示,就是由于他人的欺骗作出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148条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欺诈可以是当事人一方所为,也可以是第三人所为。 ④受胁迫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胁迫是因他人的威胁或者强迫,陷于恐惧而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威胁是指以预告未来的损害使相对人精神感到恐惧;强迫是指对相对人或其亲属的身体强制或伤害。当事人因受胁迫而作出的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即是胁迫行为。胁迫可以是当事人一方所为,亦可以是第三人所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sA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5月,某县电力公司经批准架设的高压电线路,与某甲的私有平房之间垂直距离大于4米。2011年4月,某甲未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将平房加盖为三层半楼房,东边三楼阳台与高压电线之间最近的距离只有40厘米,当地电力部门对某甲的翻建行为未加阻止。2011年7
“一旦缔约当事人不再发生实际的接触,就不会产生任何民事责任,这是由合同的相对性决定的。”试用民法原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有人认为:“因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在该物权公示时产生效力”。请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请对“如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就不能把结果归责于行为人;只要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要负刑事责任”进行辨析。
有人认为:“因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在该物权公示时产生效力。”请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有人认为:“民法上的行为是人有意识的活动,能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但不能成为民事法律事实。”试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依照某种特定的形式为标准,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
下列选项中,关于承诺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占有状态的推定效力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随机试题
词是最小的、能_____的语言单位。
台式卧式铣镗床的进给方式通常有两种,即转进给方式和分进给方式。()
属于路面基层粒料类级配型是( )。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纳税人通过行政复议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否则不予受理。这一做法适用的原则是()。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直高结构的特点是()。
下列因素中,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
某专业化仓储企业服务对象主要为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其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仓库,货品年分拨量较大。近年来,客户对包含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多环节的综合物流服务的需求明显增长,公司面临从传统仓储企业向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转型的压力。请问该公
设曲线(0<a<4)与x轴、y轴所围成的图形绕x轴旋转所得立体体积为V1(a),绕y轴旋转所得立体体积为V2(a),问a为何值时,V1(a)+V2(a)最大,并求最大值.
BreakfastinmostAmericanhomesisahurried______ofmilk,bread,juiceorcoffe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