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admin
2021-01-18
43
问题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选项
答案
(1)法治与德治的本质属性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历来都是政治家、法学家关心的基本问题。中共十五大以来,党中央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的成功经验,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思想。2001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指出:“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确定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并把依法治国纳入政治文明的范畴,把以德治国纳入精神文明的范畴。这表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 十六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深刻论述突破了法治与德治水火不容的传统思维定势,阐明了一种现代法治和新型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新思路。按照这种治国新思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不是彼此对立、矛盾冲突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思想建设的主要方式,主要是以德教民、以德化民、以德育人。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解释等政治法律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治的精神、原则和方法,不得以道德判断取代或冲击法治规则。而在相当广泛的政治社会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强调德治的精神、原则和方法,不能一味地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解决思想道德问题,要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 ①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经常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社会规范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与传统社会相比,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中,法律所具有的肯定性、普遍性、可预测性、结构完整性和国家强制性等优点,使其调整经济社会关系的作用的优势明显提升。而且,法律不仅能够调整个人行为,还具有调整社会各阶级的关系、重大利益关系,使占主导地位的秩序制度化、合法化的功能;不仅能够调整普遍的社会关系,而且负担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组织任务。 ②法律不是万能的,有其固有的局限和弱点。法律的这些局限和弱点需要由其他社会调整机制给予辅助和补充。在法律之外的其他社会调整机制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机制。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4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晋书.刑法志》:“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又以《具法》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请运用中国法制
有人认为,宪法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就意味着反对歧视、排斥特权,绝不容许有差别的对待。请结合宪法学原理对上述看法展开论述、评析。
论述宪法原则中的法治原则及其在我国宪法中的表现。
试述平等权的效力以及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
论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联系当前实际,论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简述汉代的监察制度。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及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这一关系。
下列哪一项是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首要特点()
随机试题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简述全球价格战略的种类。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患者,男,10岁,有性早熟的临床表现,松果体区及鞍上见直径1.5~2.5cm病灶,为等T1等T2,注射Cd-DTPA后病灶明显强化该病变可能为
需摄取腕关节尺偏位——腕部外展正位的是
在工资系统中,通过自动转账生成机制凭证,实现与账务系统的数据传递。()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7~130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1.保护农
下列关于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