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admin
2019-12-17
41
问题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选项
答案
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意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将传播过程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的原因如下: (1)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够相互沟通信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换钧话说即交换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我们说,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者其他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是指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一一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在这里,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日j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 综上所述,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虎容,即意义。因此,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泽”过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C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WTO。()
用简易加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主谓之间用‖隔开,主语中心语用表示,谓语中心语用____表示,宾语中心语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补语用表示,插入语用小△表示,兼语用表示,分析到成分为止。(1)生活在海外的华人看到来自祖国的亲人激动得流
()是我国最大的语系。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一般认为它除汉语外,还包括()、()、()三个语族。
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清华大学考研试题)
从表意到_____________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_____________文字是语言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
美国作家艾德加.爱伦.坡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
PPP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按照展示、练习和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展开的。(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请阐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并论述互联网可能会对这一理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山大学,2010年)
媒介公信力(华中师大2015年研;北师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9年研)
随机试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乡、民族乡、镇政府与居委会、村委会之间是()
某有限公司弄虚作假,采用将高关税税率货物伪报为低关税税率货物的方法进口货物,偷逃关税20万元。对该公司的处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关于室内设计的空间界面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在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时,对表中的年初项目和年末项目均需根据各种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的预计数据分析填列。()
数字显示器的分辨力为δx,设均匀分布,则由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二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3月15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曾庆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现予公告。
下列选项中对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形式理解正确的是()
Youmaysaythatthebusinessofmarkingbooksisgoingtoslowdownyourreading.【C1】______probablywill.That’soneofthe【C2
A.tragedyB.actuallyC.preparedD.informE.visibleF.remindG.mealsH.agreeingwithI.obligedJ.makeK.resolu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