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思想异同。

admin2018-08-14  36

问题 分析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思想异同。

选项

答案不同点: (1)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所谓“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2)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3)课程方面不同。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 (4)教学方法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而杜威十分推崇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童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5)教学重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6)教学过程不同。在教学过程上,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也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而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相同点: 赫尔巴特与杜威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因此教育思想必然有很多不同之处。教育本身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他们的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处。 (1)强调教育培养的人为社会发展服务。 (2)都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 (3)强调教学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三阶段说,杜威提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 对我国的影响: (1)赫尔巴特。 尽管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并非完全科学的,但比起其先辈们的理论,无疑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其教育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19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改革起支配作用。 我国很长时间以来都在以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作为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学科课程的教学,奠定了我国教育的基调。 (2)杜威。 杜威认识到传统课程的弱点,主张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积累,教材的编写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水平。教材心理学化进一步将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使我们的课程编写更有科学依据。同时,杜威强调的做中学对于传统的静坐学习也有启发性和进步意义,这与我们新课改中所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但是,杜威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和个人的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因此我们在实际的课程编制上,应该将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保证学生可以学到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以活动课程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赫尔巴特的课堂中心理论和杜威的活动中心理论,对教学来说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F0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