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 )。
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 )。
admin
2019-03-05
67
问题
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 )。
选项
A、马歇尔试验法
B、针入度试验法
C、延度试验法
D、水煮试验法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目前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为马歇尔试验法,技术标准原则上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Fn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某大桥工程,主桥长548m,桥宽26m,其中混行道22m,两侧人行道各1.75m。全桥12孔、11墩2台0l号~11号墩采用射水沉桩基础,梁为预应力45mT形梁。孔道压浆,封锚。采用双导梁安装,基础部分采用草袋子围堰,内装黄砂。其中有三跨为普通钢筋混
背景某市迎宾大桥工程采用沉人桩基础,在平面尺寸为5m×30m的承台下,布置了248根桩,为群桩形式:顺桥方向5行桩,桩中心距为0.8m,横桥方向29排,桩中心距lm,桩长15m,分两节采用法兰盘等强度接头,由专业队伍分包负责打桩作业,合同工期为2004年
背景资料: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5m,全长4.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 电力隧道沿着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侧石边最近处仅2m左右。离隧道轴线8m左右,有即将入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4km,断面有效尺寸为3.2×2.8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需降水。 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m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 B公司依据A
背景某工程项目经理根据公司的要求组织工程实施,根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材料清单数据,决定采取若干步骤的流程来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该工程低价中标,项目部是否盈利或者盈亏平衡是施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问题施工成本预测能起到什么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可用于()等要求。
沥青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又不形裂的能力说明其具有()。
A公司中标一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道路基层结构为150mm石灰土和400m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50mm沥青混凝土。总工期为7个月。开工前,项目部做好了施工交通准备工作,以减少施工对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施工能力编制
在一个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宜采用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站室,构筑物和设备。采用的系统方案应具有最大的(),并能分阶段地建造和投入运行。
施工图预算是工程费用调整的依据,一般情况下不得调整,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调整。
随机试题
A.麻痹性肠梗阻B.急性胃扩张C.消化道穿孔D.腹腔内出血E.幽门梗阻板状腹见于
心肌酶中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是
A.脾胃虚寒,胃中无火B.脾胃虚寒,胃气上逆C.邪气干扰,胃虚失和D.肝气犯胃,胃失和降E.饮食停滞,浊气上逆
某项工程,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整个工程的开工,经审核,承包人已经收到了中标通知书,已经向业主递交了履约保证金,已经与业主签署了合同协议书。业主与承包人双方的开工前准备工作也都在签发中标通知书后的42天内完成。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属于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内容的有()。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气体吸收是经常采用的工艺过程。按溶质和溶剂是否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气体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在选择吸收剂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某泵站工程,业主与总承包商、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总承包商经业主同意将土方开挖、设备安装与防渗工程分别分包给专业性公司,并签订了分包合同。施工合同中说明:建设工期278天,2004年9月1日开工,工程造价4357万元。合同约定结算方法;
促使施工项目经理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这样的成本管理符合( )原则。
王某与张某有矛盾,于是王某约赵某(1995年8月生)、刘某(1993年6月生)并指认了张某。2010年11月3日晚,赵某、刘某来到张某家中,用棍棒、匕首等刺张某。张某被刺流血过多而死。赵某回家后,因害怕到当地检察机关自首。刘某在被抓后主动交代了他在2010
Beingabad-temperedman,hewouldnottolerate______hislecturesinterruptedasifheweresomeobscurecandidatemakinganel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