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系某县民政局干部,负责防汛款的管理分配工作。2004年5月,其友乙(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因经营不善,向甲提出能否由甲将手中的防汛款30万元暂时借用周转一下,以解燃眉之急。甲要求乙务必在3个月内归还,同时利用职权将30万元防汛款转到乙的公司账户上,双方签
甲系某县民政局干部,负责防汛款的管理分配工作。2004年5月,其友乙(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因经营不善,向甲提出能否由甲将手中的防汛款30万元暂时借用周转一下,以解燃眉之急。甲要求乙务必在3个月内归还,同时利用职权将30万元防汛款转到乙的公司账户上,双方签
admin
2016-04-14
115
问题
甲系某县民政局干部,负责防汛款的管理分配工作。2004年5月,其友乙(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因经营不善,向甲提出能否由甲将手中的防汛款30万元暂时借用周转一下,以解燃眉之急。甲要求乙务必在3个月内归还,同时利用职权将30万元防汛款转到乙的公司账户上,双方签订了还款协议。乙给了甲1万元“好处费”。乙借款后3日,即携款潜逃,不予归还。后乙被抓获归案。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1)根据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甲利用负责防汛款的管理分配的职务的便利,将公款挪给他人使用,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挪用公款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所以,本案中应当对甲从重处罚。 (2)根据刑法的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防汛款挪给他人使用,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的财物,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受贿罪。 (3)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在挪用公款的过程中又收受贿赂的,应当按照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实行数罪并罚。所以本案中,应当对甲按照受贿罪与挪用公款罪实行数罪并罚。 (4)根据刑法的规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乙为了获取30万元的防汛资金使用权,而向国家工作人员甲行贿1万元,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行贿罪。 (5)根据刑法的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本案中,乙携带已经占有的防汛款潜逃,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明显,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成立侵占罪。 (6)由于乙犯数罪,所以对于乙应当按照行贿罪与侵占罪实行数罪并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Ke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有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在某通讯公司施工铺设电缆时,当地人甲乘无人看守之际,切断电缆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并将其中的铜芯取出卖钱。甲的行为构成()。
试论法律渊源的表现形式。
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事实有()。
下列财产关系中,属于按份共有的是()。
()称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根据合同法规定,交付动产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履行地应为()。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有以下特殊规定()。
甲、乙两人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甲生气,挥刀砍向乙,致乙死亡。事后,甲与乙的妻子在中间人的调解下私了。后乙父母在得知儿子身亡后坚决不同意私了,向当地公安机关告发。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法院判处甲无期徒刑,同时判决甲向乙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
随机试题
实验室由乙醇制备乙烯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
由一些经过积极而认真研究的项目所组成的议程是()
合成盐酸的部位是在壁细胞的
患者,男,23岁,因食辛辣之品见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脉弦数。治疗宜选用
在《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中,纲领性的法律文件是()。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容要满足一个框架和三个承诺的要求,分别指()。
中国基金业协会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中国律师事务所出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法律意见书。下列关于中国律师事务所具备的相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不等式>0的解集为().
______shouldnotbecomeaseriousdisadvantageinlifeandwork.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