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年,浙江省建德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逐渐补齐农村养老的短板,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我市老龄化的特点除了农村老年人居多,还有就是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而这些老人在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吃饭问题,所以,解决

admin2020-02-04  39

问题 1.近几年,浙江省建德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逐渐补齐农村养老的短板,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我市老龄化的特点除了农村老年人居多,还有就是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而这些老人在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吃饭问题,所以,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一直是我们开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德市民政局局长娄樟锡介绍,建德市老年食堂的建设早在2010年就已开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正常运行的有60余家,并且创新发展出三种助餐服务模式。一是杨村桥模式,在每个村建设老年食堂点,让老年人走几步就能吃上热饭。二是乾潭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将5家老年食堂和15个助餐配送点的建设、运营、管理委托给乐龄居颐养中心,通过配送的方式提高助餐服务覆盖面,让老人足不出户能就餐。三是城镇社区模式,通过餐饮企业与社区合作,由社区提供场地,餐饮企业负责人员和配送。如梅城镇总府社区老年食堂,由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以代金券形式每餐补助老年人10%~20%。目前,建德市基本实现每个乡镇都有1家带配送餐性质的自办老年食堂或是提供助餐服务的餐饮企业,全市基本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有效覆盖。
    建德市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老年人助餐服务有效覆盖这么大范围,社会力量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娄樟锡介绍,“建功立德”是建德市弘扬的主旋律文化,而养老工作也是积极打造“德”文化,致力于营造全民敬老爱老的孝道氛围。例如,杨村桥镇的老年食堂每年运作资金都有一部分来自乡贤、村贤和本村企业家等人员在“重阳敬老宴”上的集体捐赠;大洋镇庆丰村“党员爱心灶”就是由村里党员带头捐款开的几个小灶,还有党员当起“外卖配送员”送餐上门。
    “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是近年来备受推广的模式,而这也是建德市积极推行的养老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建德市已有的22所专业养老机构,民营(公建民营)机构高达15所,总床位3800张。
    娄樟锡表示,民营机构主要的优势在于它有着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运行机制。建德市目前的重点工作就是引入在养老领域有相关经验的私人投资者,通过其为养老项目引入新技术、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经验,更好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此外,建德市更是探索出了“民建公助”的新路子。“我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尤其是专业优质的养老机构参与建设。而政府负责兜底,给予建设补助、运营补贴。”娄樟锡解释,乾潭福利中心、大同颐养院就是采取这一模式,现已完成建设并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样的模式不仅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不足,而且从体制机制上改进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形成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
    “建德,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路更稀,我们目前有22所养老机构,分布在全市2300多平方千米的16个乡镇(街道)。由于分布零散,而且各乡镇问山路蜿蜒,每次开展养老机构服务的安全检查少说也得两天。”娄樟锡在介绍“千里眼”建设的初衷时,特别强调了建德地域特色和养老机构分布零散的特点,这为政府对各个养老机构的服务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今,通过“千里眼”将零散的养老机构整合在一起之后,政府工作人员只需要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实地检查任意一家养老机构的运作情况。
    所谓的“千里眼”,就是一个专门为养老机构设立的视频联网系统。通过光纤接入至各家养老机构,将各家养老机构的硬盘录像机连接至网络,组成民政局养老院监控整合专网,兼具视频浏览、图像抓拍和抓录、录像管理等功能。
    “千里眼”的搭建,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以更少的人力、时间投入,通过系统监控平台和手机界面对各养老机构的服务情况进行检查。此外,这也提供了安全保障,对在院安保、护理值班、消防安全等进行监控,能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并给出解决方案。
2.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经由这次大修,我国个税制度或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鉴于草案尚待审议,媒体对上述改革的具体内容有些“语焉不详”。即便如此,消息一出,朋友圈很快就被“个税起征点拟提高至每月5000元”之类的“喜讯”刷屏。一时间,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似乎成了本轮个税改革的最大亮点。这种解读未免偏颇。单纯提升个税起征点,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个税负担,但总体而言,其收入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一个月薪万元的工薪族,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后还剩约8000元,即便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每月因个税减少而“增加”的收入也只有150元。
    相比而言,本轮个税改革中提到的综合征收,其实更切中痛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以单一劳动者个人为纳税人,以不同收入来源为税基分类计征,分类扣除,并且不同类别的费用扣除不得相互结转。鉴于不同的劳动者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程度不同,这就造成一种后果,有的人整体收入高但缴税少,有的人缴税多但整体收入其实并不高,权责利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开展个税综合征收,则有助于减少乃至消除分类计征所造成的不公平,而税收的公平性甚至要比单纯考量起征点的高低更为关键。
    当然,税收公平性的实现关键看个税改革的落实情况,这需要一系列的配套举措。综合计征需要有对纳税者应税收入的多元“观照”,需要有对应扣费用的充分考量,需要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强力支撑……这轮个税改革,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征,并对纳税人收支进行综合考量,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虽综合程度仍有待提高,但无疑是我国个税制度向着理想中的综合税制迈出的扎实一步。这才是本轮个税改革的最大看点。
3.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前,由于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老百姓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已经由过去的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等基本需求转化为要求收入稳步提升、医疗服务优质、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环境优美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分析、适应这些新变化,研究我国民生问题中的结构性矛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事业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关期,社会也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累积的民生领域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收入分配领域,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居民之间存在过大收入差距。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335万左右。在就业领域,存在“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在教育领域,我国的教育资源存在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较快,但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不广。在住房方面,房价居高不下,人们买不起房是突出的社会问题。
    民生问题的结构性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集中体现。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问题是由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社会资源、机会缺乏或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而民生问题的解决无非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保障民生方面就是要对现有的经济资源和机会配置格局进行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改善民生方面就是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教育培训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为民生提供更多经济资源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其中特别凸显了“发展”二字,请就“发展”与“民生”的关系,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作答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不少于800字。

选项

答案 发展奠定民生基础 民生激活发展动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之时做出庄严承诺。六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收入提升,社会保障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强烈。2017年,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民生工作与发展的时代特色相连。须知民生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离开经济发展谈民生工作乃空中楼阁。民生工作,是百姓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可是,民生工作涉及内容众多,从改善食品安全到兴建保障住房,从改革医药体制到丰富文化活动,无不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而这些都依赖当地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屡屡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但实际成果却不尽人意,关键原因便是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当地缺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瑞士民生福祉领先世界,其因便是该国金融业、制造业、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夯实了造福于民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凸显发展正是提醒各级政府,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才能改善民生,满足人民需要。 抓民生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保障。在一些人眼中,开展民生工作只是资源的单方面投入,这一认识有失偏颇,做好民生工作可以带动经济发展。首先,做好民生工作可以免除人们创业创新的后顾之忧,从而调动人们开拓进取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其次,做好民生工作可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由此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十年来,杭州在民生工作中痛下苦功,完善社会抚养体系,强化食药安全管理,加强居民住房保障,优化扶持创业创新。如今,不仅杭州市民享受了优质服务,而且杭州对外吸引人才,对内刺激消费,更得到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开展民生工作,不仅要重视满足民需,还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银发经济、养老产业等发展事项,在满足民生需求之时,促进经济增长。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古人智慧的基础上,科学点明了发展与民生间相辅相成的关联作用。我们要深入体会十九大报告内涵,了解精微变化之处,从而领悟其中深意,以发展改善民生,用民生拉动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民生福祉的共同进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QQl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