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 要求:参考给定材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给定资料: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admin2015-06-05  31

问题 以“收入倍增”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
要求:参考给定材料,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给定资料: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人倍增目标.表明中央正致力于开启民富时代。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两个同步”值得关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仅如此,报告还进一步就目标的质量和效率提出要求。明确指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现场采访一:
11月27日上午,暖暖的阳光洒满××村,一排排二层小楼整整齐齐。虽已入冬,但水泥小道旁的绿化树依然郁郁葱葱。村民叶××家的十多亩大棚就在新村一角,大棚内,他和妻子正在将棉壳与玉米芯的拌料装在一个20公分长的塑料袋内,经过高温蒸煮、结种子等工序,再过一个月,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袋子就会成为他们夫妻俩的“钱袋子”。夫妻俩种蘑菇已经有十多年,起初规模并不如现在这么大。开始,他们俩用自己家一亩多地种蘑菇.一年除去日常开销.能剩一万元左右。感觉效益不错,且市场前景很大,决定把大棚种植面积扩大。“一开始一亩多,然后扩展到三亩多.现在已经达到10多亩了,其中仅承包的土地就有近10亩。”
现在大棚里夏季种木耳,秋冬种蘑菇,常年都有产出,除去成本外,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如今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外出务工者纷纷选择回家创业,搞养殖种蔬菜,投入少见效快,村民们住进了楼房.生活也是蒸蒸日上。“有了好政策,还要靠勤劳致富,才能过上好日子。”对于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夫妻俩用一句话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居民可支配收人的预期增长目标设置为高于GDP增长目标的7%。国家已经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居民收人,如着力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水平、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等等。马建堂指出,不仅要重视收入总量的增长,也要更加关注公平.把收入分配差距尽可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适当的水平上。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近日表示.应在初次分配领域制定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从多个层面调整国民收人分配结构,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将提高居民收人比重做出量化安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经济法教授乔新生认为。增加居民收入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投资增长模式,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从资本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效率驱动转变。这为实现居民收入翻番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条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提法与以往“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的提法不同.说明国家有能力和财力切实缩小收入差距。这既是一个机遇.又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有利条件。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我国收入的一、二次分配改革将成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与难点,要警惕通货膨胀、人口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对提高居民收入的不利影响。当前中国面临经济转型期,居民收入的提高需要以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后盾。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张荣楠认为,中国需要不遗余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动力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对外经济结构等增长格局的调整和结构转换,从而跨越难以逾越的“中等收入陷阱”,为提高居民收入创造必要条件。在做好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前提下,除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外,还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
那么,收入分配的“利民”之路如何走?显然,就是要通过制度确保政府和企业都为老百姓“让利”,即政府减税、资方让利、劳动者所得提高。对于企业.特别是垄断国企而言,必须切实做到让利于民,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针对中小企业也采取相应的减负措施.与此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选项

答案 以藏富于民助推收入倍增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民富时代随之开启。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且逐年下降.不但破坏了我国安定和谐的发展大局,而且扰乱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步伐。在此情况下,只有藏富于民,把增加人民的物质财富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藏富于民是避免踏人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灯”。当前,我国的贫富分化现象极为严重,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引发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饱受诟病.国民收入未能与GDP保持同步增长更是令居民生活幸福感减弱.再加上内需严重不足,经济转型升级困难,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利可均布.民可家足”,保障收入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关键。只有真正藏富于民,消除两极分化,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让社会大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避免踏人中等收入陷阱,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藏富于民是激发民间创业热情的“发动机”。近年来,为缓解高校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扶持应届毕业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但居高不下的物价成本和萎靡不振的市场需求却令很多人丧失了创业致富的激情、动力。日本在二战后依靠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效扩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消费拉动市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拉动内需。2011年,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只有以藏富于民拉动内需,才能迎来民间创业致富的新高潮。藏富于民是使国民永葆爱国热忱的“保证书”。管子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明朝末年,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而大片地区却饿殍遍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终致社稷倾覆。这个教训告诫后代执政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正确性。政府只有藏富于民,保证人民生活水平随着GDP的增长而稳步提升,才能保持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藏富于民既可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又可激发民间创业致富,更可使国民永葆爱国热忱。政府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税制,降低中小企业税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同时调整垄断行业高收入,避免社会两极化格局的进一步加剧,才能最终以藏富于民实现收入倍增的远大目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b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