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清末立宪政治。

admin2015-12-30  16

问题 评述清末立宪政治。

选项

答案清末立宪政治活动,从1906年清政府颁布实施立宪的上谕开始,到1911年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任命袁世凯为新内阁总理大臣作为最后一个举措,前后近六年的预备立宪活动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终结,亦告结束。 清末立宪首先是在一个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展开的。从实施主体来看,实施立宪的清政府对立宪政治的接受程度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将有关于立宪的一切操作控制在其手中。从历史背景来看,在立宪派和地方实派的双面夹击之下,清政府选择立宪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清政府虽亦认识到立宪必将对以前不受任何约束的皇权形成制约,但也认识到如果不在政体上进行改革,统治将难以维持,“两害相权取其轻”,清政府最终做出了立宪自救。 清政府的立宪及相关改革出于挽救民族危机和挽救社会危机的动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渐渐认识到与世界列强相比,中国的国力已处于绝对弱势。要实现富国强兵,恢复帝国往日的雄风与尊严,是清政府在自救之外孜孜以求的另一目标。通过实施宪政,平息国内动荡,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国家,振兴国力,是清政府寄予宪政的希望。 清政府对于立宪,设计了一个九年预备的方案。因其立宪的失败,九年预备期的设计也往往受到学界攻击。结合中国国情和近百年的宪政史,九年预备期的设计有其合理和必要的一面。因为延续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社会民情、官僚体制、文化素质、民主意识等都远不足以构成实施立宪政治的必要条件。 尽管清末立宪活动处于清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中,但君主与国民均需遵守宪法的规定,仍使清最高统治者对传统皇权的动摇感到不安。动摇与惶惑,使清最高统治者始终处于变革力量的对立面,始终处于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不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变革中的主导作用。 从本质上来看,预备立宪作为清政府反对革命,拉拢立宪派的政治手段,体现了维系皇权的本质。但从对专制政治的否定而言,清政府第一次将宪、议会引进中国政治之中,从而表明,皇帝的权力必须得到宪法的肯定,皇帝的行为必须符合宪法。从此,专制制度在中国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宪法的至高无上性为中国社会所接受。这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d6y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