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丙类建筑的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其抗液化措施是( )。
某丙类建筑的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其抗液化措施是( )。
admin
2019-08-27
29
问题
某丙类建筑的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其抗液化措施是( )。
选项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C、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可不采取措施,或采取其他经济的措施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4.3.6,应选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h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桩基采用泥浆护壁后注浆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4m,桩端、桩侧采用复式注浆,桩侧注浆断面位于桩顶下12m。桩周土性及后注浆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增强系数,如图6.4.3所示。试问: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最接近下列()项。
某粉质黏土地基采用挤密砂石桩处理,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砂石桩直径为0.8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体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Pa。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试问:假定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
如图4.6.5所示为某建筑基坑,第一层为粉土5m,第二层为黏土.4m,两层土的天然重度均为18.5kN/m3,其下为强透水砂层,地下水为承压水,贮存于砂层中,承压水头低于地面1.0m。试问:基坑不发生基坑底隆起(即突涌现象)时,最大临界开挖深度
已知某土体试样的土粒相对密度为2.66,含水率为30%,土的密度为1.82g/cm3。取γw=10kN/m3。试问:浸水饱和后该土的有效重度(kN/m3)最接近下列()项。
某毛石砌体挡土墙,其剖面尺寸如图5.7.6所示,墙背直立,排水良好。墙后填土与墙齐高,其表面倾角为β,填土表面的均布荷载为q。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作答。试问:假定δ=0,q=0,Ea=70kN/m,挡土墙每延米自重为209.22kN/
某高层建筑采用箱形基础,如图5.3.3所示基底尺寸b×l=15m×40m,承受总荷载(含地下室)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的压力值Nk=90×10。kN。工程地质分布情况为:第一层为人工填土,厚度h1=0.5m,γ1=17kN/m3;第二层为黏性土,γ2=18.0
题目条件同题6.4.6,采用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其外径为500mm,内径为300mm。试问:确定该空心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
某松散砂土建筑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0kPa,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n=3,桩直径为0.9m,按等边三角形满堂布桩。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满
某建筑场地三个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其试验数据见表5.3.2。试问: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造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框架房屋,其柱下独立基础尺寸为2.8m×3.2m,其基础埋深为1.8m,如图12.5.1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处的地震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值分别为:Fk=1200kN,Vk=180kN,Mk=200kN.m。基础及其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
随机试题
主要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范、评先进联系起来,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固定下来的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是___________。
下列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可见到的是
下列贝类药物,哪味药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
某煤矿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结合企业现状制定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承诺,并传达给了相关方,但煤矿领导在基层单位检查时发现安全承诺执行不到位,日常管理中安全职责体系不清晰,不能有效控制全体员工的行为,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该煤矿下
某施工企业年初向银行贷款流动资金100万元,按季计算并支付利息,季度利率为2%,则一年支付的利息总和为( )万元。
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结构化设计方法中使用结构图来描述构成软件系统的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结构图的基本成分不包括()。
Awillisadocumentwrittentoensurethatthewishesofthedeceased(已故的)arerealized.
Fromthehealthpointofviewwearelivinginamarvelousage.Weareimmunizedfrombirthagainstmanyofthemostdangerousd
July7th,2018DearProf.Lee,TheAcademicConferenceontraditionalChinesetreatment—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wh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