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成因、弊端及化解对策。

admin2014-08-29  43

问题 试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成因、弊端及化解对策。

选项

答案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使用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它是一国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储备资产,目前占国际储备的绝大部分比例。近年来,在出口导向战略和人民币竞争性汇率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巨额快速增长。 我国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国大的原因有: (1)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持续“双顺差”。经常项目影响外汇储备主要是通过出口贸易,商品和服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实力。出口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较低,则出口竞争力较强,外国的需求相对较多,就导致出口增加,从而外汇储备增加;而对输出国来讲,本国的国民收入增多,购买力增加,则进口会增加,外汇储备会减少。资本项目影响外汇储备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将生产要素投入到东道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外国直接投资不构成新的对外债务,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使间接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则意味着资本收入和进口增加。 (2)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近年来,境外热钱之所以大量流入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热钱能够获得套汇和套利的双重收益,境外热钱即使什么也不做,超额利润率也是很高的。一方面,过多的国际投机性资产在带来股市和房市等资产泡沫增长的同时,会进一步给央行货币调控带来极大的压力。由于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人民币升值经减弱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出口贸易,影响中国就业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如果央行对于由于外汇储备所带来的过多外汇占款没有足够的资产进行对冲,那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降随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加大。 (3)我国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低端制造环节。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内在机理看,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一方面,我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主要从事产业链终端的产品加工与生产,成为全球主要的制造业基地,大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使我国经常账户持续保持顺差。另一方面,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使我国产业的整体附加值偏低,经济增长的同时国民福利改善缓慢,制约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在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只能通过正价外汇储备来替代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以确保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尤其是在产品估计分工下,我国通货膨胀变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明显减弱,外汇储备增长的物价约束放松,因此储备变动成为我国这一时期平衡外部失衡的主要手段。 虽然过多的外汇储备可以有效调剂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好处。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小觑。 (1)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主要是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的,而我国贸易巨额顺差,必然使得与我国进行贸易的相对国产生巨额的贸易逆差,造成其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那么为了缓解这种严重的失衡状况,这些与我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为了其本国利益,必然联合起来逼迫人民币升值,遏制中国的出口,减少贸易赤字。 (2)导致国内通货膨胀。我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的态势下,为了减少顺差,央行不断投入人民币带来外汇。而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和欧元资产为主,欧元和美元的“轮番”贬值,不但使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账面亏损,而且会给中国带来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3)给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带来困难。双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汇率上升。为了控制汇率,国家将大量投放人民币,这将导致国内通胀,而为了控制通胀,需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水平,导致大量资金流入。 (4)外汇储备收益与风险不匹配。一方面,在全球流动性充沛和市场利率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在缺乏实际有效汇率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率较低,以至于难以弥补外汇冲销成本。另一方面,尽管鉴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绝大部分为高信用等级的长期政府债券,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没有因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因美国国债利率的大幅下降和价格的显著上涨而获利。但当全球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时,以长期固定收益证券为主体的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和风险不匹配的问题便凸显出来。 总体而言,外汇储备过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还是有不少不利影响的。我们必须尝试去解决这种问题。其对策有: (1)总量管理:给外汇储备做“减法”。外汇储备的总量管理必须要协调好储备存量管理与增量管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管理、利用好现有的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市场主体不能持有外汇和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给外汇储备做“减法”更要完善外汇储备的增量管理: ①减顺差。从短期看,贸易顺差具有刚性而不易调整,但从长期看,削减贸易顺差则成为必然之选,但鉴于顺差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所以削减顺差的任务长期而艰巨,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力促加工贸易转型,此举针对的是由加工贸易与FDI互动形成的顺差,二是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此举针对的是由储蓄大于投资导致的顺差。 ②实施制度“松绑”。从短期看,就是扩大市场主体的外汇持有权,这一方面我国已完成大部分任务。从长期看,必须加强外汇市场建设,增加市场主体,创设市场工具,为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理提供多样的、幼小的市场工具,其次,市场主体选择空间更大从而不会单纯将大量外汇推给下游的央行,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转变。 ③增加汇率弹性。从短期看,人民币的升值节奏必须考虑到时常预期及宏观经济的承受能力。人民币升值有缓升和急升两种方式。如果急升,会打乱投机者的策略,但经济主体难以承受。从长期看,治本之策是完善外汇市场,借此完善人民币回来机制与制度,实现真正的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上的双浮动。 (2)机构管理:让外汇储备“多元化”。为改变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低收益和高风险的状况,中国当务之急是调整资产结构。 ①币种多元化。适当减持美元资产,增持欧元、日元资产,降低汇率风险。 ②改变投资项目。降低长期固定收益证券的比重,转而增持权益资产、TIPS国债和短期证券,这有利于提高储备资产的灵活性与流动性,降低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lE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