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1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没得用、不适用、用不起的严重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比国外落后十几年,用户群窄小,只应用在科学计算类的“象牙塔”中,对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的适配性很差,更没法大面

admin2020-12-23  39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1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没得用、不适用、用不起的严重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比国外落后十几年,用户群窄小,只应用在科学计算类的“象牙塔”中,对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的适配性很差,更没法大面积推广,没法形成产业。
  为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智能中心,着力发展既要“顶天”更要“立地”的高性能计算机,即“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智能中心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按照“863” 计划“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宗旨来发展曙光机,其内涵是:使曙光机的计算速度不断提高,适用的应用领城不断扩大、机器台数不断增多。这也是“曙光”之路的“三叉戟”性能、 应用和产业。
  这一时段,在国外封锁的条件下,高性能计算机只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撑。但因本身起步比国际上晚,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和禁运,这些机器的研制大都耗费了较长的研制周期(如DJS系列、757机、“银河-Ι”),成果也不可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不过,对打破国外的封锁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曙光一号”诞生后仅3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
  21世纪初,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急剧增加并呈多样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浪潮,很多国外高性能计算机品牌(如IBM、HP等)涌入中国市场,在民用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同时,意识到西方国家开始从产业链条与技术层面进行遏制这一严峻局势,智能中心决心走上引领创新之路。“曙光”“神威”“天河”都开始自主研制高性能处理器和加速器,用自己的核心部件构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2010年6月,“曙光6000”系统排名世界第二,从此开启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持续占据超算排名前三甲的序幕。“神威?太湖之光”系统更排名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备了能与国际巨头媲美的实力,对很多行业应用性能更高、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中科曙光成为国内第一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曙光机群的强力竞争,也彻底改变了由国际大厂商制定的游戏规则,迫使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也不得不采取“跳楼价”销售。目前,高性能计算在我国科研单位、大学基本实现了普及。但相比研制,更高性能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历程却更加艰辛。
这一文段的语意重心是:

选项 A、高性能计算机的推广应用
B、智能中心如何研制高性能计算机
C、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D、智能中心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历程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通过对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问题的背景描述,在第二自然段通过“为此”提出了解决对策即“....成立了智能中心”。之后的自然段具体阐释智能中心在面对国外封锁和垄断的情况下,智能中心对于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创新和对高性能计算机普及所做出的的努力。所以文段的主旨中需要出现“智能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D 项是对文段核心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 D 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wR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