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admin
2017-06-13
32
问题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选项
A、旧约尚未失效
B、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
C、新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D、丙国与甲乙两国间适用旧约
答案
C
解析
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时,在同为两条约的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的当事国之间,只能适用两国均为当事国的条约。本题中,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由于丙国不是新的贸易条约的当事国,所以在丙国与甲乙两国之间只能适用旧约。但是旧约尚未失效,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A.B、D项的表述正确,故不能选。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个条约只有经第三国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才能对第三国生效。在本题中,丙国没有接受甲乙两国达成的新的贸易条约,所以这个新的贸易条约不能对丙国生效。但是,该条约仍然在甲乙两国之间生效。该条约的生效不取决于丙国的同意。所以C项的表述错误,应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1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决定期限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撤销、撤回、注销的说法正确的是:()
某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被法律授权实施某项行政许可权,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下面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被告人徐某为未成年人,法院书记员到其住处送达起诉书副本,徐某及其父母拒绝签收。关于该书记员处理这一问题的做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某地发生一起侵占案,受害人陈某向公安机关控告李某侵占自己的财物拒不归还,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认为本案不属于自己管辖,不予受理,告知陈某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陈某便向当地人民法院控告李某侵占自己财物,人民法院接受后,经查证认为李某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
下列关于证人资格条件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华某于2007年取得县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经营期为15年。2008年年检时,县工商局将经营期限改为10年,华某不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市政府批复同意本市乙区政府征用乙区某村丙小组非耕地63亩,并将其中48亩使用权出让给某公司用于建设商城。该村丙小组袁某等村民认为,征地中有袁某等32户村民的责任田32亩,区政府虽以耕地标准进行补偿但以非耕地报批的做法违法,欲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下列哪
李莉因县公安局拒不履行保护职责造成其财产损害一案对县公安局提起行政诉讼,下面对于本案的举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Thiswillonly______afurtherworseningofthesituationintheircountry.
急性阑尾炎患者若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应警惕
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同名经)的交接部位是:
下列关于妊娠期泌尿系统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业务资料如下:资料一:2015年6月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的货款为430万元(含增值税)。由于乙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双方经协商,决定于2016年1月1日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内容如下:(1)乙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偿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班主任
C"estunevoisine______nousavonstotalementconfiance.
(1)Googlehasanambitiousvisionforspectacles.OnJune27thSergeyBrin,oneofthecompany’sco-founders,revealedthenext
Marriageisthesociallyrecognizedandapprovedunionbetweenindividuals,whocommittooneanotherwiththeexpectationof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