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开发商从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拍卖取得一块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乙开发商。为了开发楼盘,乙开发商从丙银行贷款,合同约定:从20lO年到2015年共向丙银行贷款额度为5亿元。并用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置最高额抵押担保。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
甲开发商从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拍卖取得一块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乙开发商。为了开发楼盘,乙开发商从丙银行贷款,合同约定:从20lO年到2015年共向丙银行贷款额度为5亿元。并用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置最高额抵押担保。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
admin
2019-09-30
42
问题
甲开发商从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拍卖取得一块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乙开发商。为了开发楼盘,乙开发商从丙银行贷款,合同约定:从20lO年到2015年共向丙银行贷款额度为5亿元。并用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置最高额抵押担保。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并进行了抵押登记。为了开发该批楼盘,乙开发商与丁城建公司签订了工程合同。丁城建公司为了承建该批楼盘,请戊公司进行设计,并签订了设计合同。丁城建公司租赁了戊公司的大型吊车10台(每台价值50万元)。为了担保,丁城建公司的租金支付,分别由庚、辛进行保证担保。在楼盘开发过程中。乙开发商为了资金回笼,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与辰、巳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乙开发商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因房价上涨,又将该两套房屋分别与午、未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午办理了预告登记。因乙开发商不能向银行还款和不能向丁城建公司支付工程款而引起纠纷。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戊的租金债权担保,庚、辛所签保证合同及保证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庚、辛对戊的租金债权承担共同连带保证
B、若戊的租金债权已过诉讼时效,庚、辛自愿承担保证责任后,可向丁进行追偿
C、庚承担了全部保证责任后,或者向丁追偿,或者向辛要求其承担一半份额
D、庚、辛的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为债权到期后两年
答案
A
解析
庚、辛作为租金债权的保证人因未约定各自的担保份额,应为共同连带保证,故A选项正确。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保证人不以主债权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自愿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权向债务人追偿,故B选项错误。庚承担全部保证责任后,应首先向债务人丁追偿。对于债务人丁不能承担的部分,可要求连带保证人辛承担债务人丁不能清偿部分的一半的责任,故C选项错误。庚、辛为保证人,因未约定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为债权到期后6个月,而非2年(2年针对约定不明的),故D选项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G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大山为某公司股东,现欲主张公司回购其股权,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所列哪些情形下,保险人不能行使代位求偿权?()
下列有关保险人的问题中,哪些选项应给以否定的回答?()
以下支票应当记载的事项中,哪些在出票时未曾记载,若事后不经补记,支票便不得使用?()
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作合同约定外方合作者在合作企业缴纳所得税前先行收回投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王某、张某、田某、朱某共同出资180万元,于2012年8月成立绿园商贸中心(普通合伙)。其中王某、张某各出资40万元,田某、朱某各出资50万元;就合伙事务的执行,合伙协议未特别约定。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1月,田某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自京
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关于此规定在合伙法原理上的称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保险法中的保险利益原则是指投保人应当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否则会导致保险合同无效。下列哪些选项符合保险利益原则?()
甲企业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企业财产保险,在保险期间内,甲企业仓库因雷击引起火灾,仓库内商品价值人民币30万元。但甲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保险赔偿,向保险公司申报仓库内的商品价值40万元人民币。后被保险公司查明。保险公司就是否赔偿产生分歧,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简述破产财产具有的特征。
A.胸片双肺过度通气B.胸透见纵隔摆动C.胸片双下肺斑片阴影D.胸片游走性阴影E.胸片纵隔淋巴结增大支气管异物的胸部X线检查特点是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制作前对基材进行的清洁工作,符合“两次擦”工艺要求的是()。
导游在同游客交谈时要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是交谈时应遵循的一个()。
道教供奉的门神先后有()。
在人类寻求安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法律始终只是一种实现路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能依靠法律来有效调整,也并不是所有的立法都能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轻视立法固然不可取,但把眼界过于集中在立法的书面活动上,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也未必是一种追求法治的理性态度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
People’sattitudestowardworkvary.Somelivetowork.Others,however,worktolive.Whatisyouropinion?WriteonANSWER
Wehavechosenwhatwebelievetobethefivemostspectacularnaturalwonders—thosethatarethebiggest,longestormostimp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