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年统考真题)
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年统考真题)
admin
2019-05-15
78
问题
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年统考真题)
选项
答案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 (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 (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印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K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租庸调制】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复旦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黑龙江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内蒙古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
【克努特帝国】南京大学2003年世界史真题
【腓特烈二世改革】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当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9年世界史复试真题
【格里哥利改革】
概述第二帝国时期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试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1937年11月6日,墨索里尼宣布参加了德日的(),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侵略集团。
随机试题
Accordingtothemassage,womenareusuallygoodat______.Allthefollowingtasksinvolvevisual-spatialabilitiesEXCEPT_____
A.广泛小血管炎伴血栓形成B.血管内膜纤维化C.急性间质炎D.急性血管炎慢性排斥反应
艾滋病已成为流行于何处的传染病
天麻钩藤饮主治( )。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台站气象调查的调查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按照《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等厚管道安装时,关于对口允许的最大错边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汽车制造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某种品牌的小轿车,每辆不含税平均销售价格和最高销售价格均为10万元,2016年2月发生如下业务:(1)与某特约经销商签订了40辆小轿车的平销返利协议,协议规定按含税销售额的5%支付返还收入,当月收到经销商返回的30
甲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每年需要M零部件20000个,可以自制或外购。自制时直接材料400元/个,直接人工100元/个,变动制造费用200元/个,固定制造费用150元/个。甲公司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如不自制,设备出租可获得年租金400000元。甲公司选择外
读下图,AB直线距离为R(R是地球直径),此时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附近,回答问题。若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则A所处的纬度是()。
条件充分性判断: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