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些情形甲与乙的形态或犯罪金额一致?
下列哪些情形甲与乙的形态或犯罪金额一致?
admin
2009-03-12
18
问题
下列哪些情形甲与乙的形态或犯罪金额一致?
选项
A、甲乙二人持刀共同杀害丙,甲一刀刺中丙致丙死亡,乙未刺中,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且均应当对死亡结果负刑事责任
B、甲乙早晨8点喝早茶时共谋夜晚持刀拦路抢劫,乙拿出一把匕首交给甲先拿上,晚上在约定的地点见面。到晚上,乙因为肚子痛没去成。甲在预定地点持刀接连拦截3人,抢取财物价值达2万元。乙作为向甲提供犯罪工具(匕首)的帮助犯,仍应当对甲抢劫罪行负共犯责任
C、甲乙共同盗窃一辆奔驰车,价值80万元,销赃得款20万元,因为甲起主要作用,分得19.8万元,乙仅分得2000元,乙的犯罪金额与甲相同,都是80万元
D、甲乙共谋盗窃丙家,甲进入丙家盗窃,乙在胡同口放哨。甲在丙家窃得3万元现金和手枪一支与乙会合后谎称仅窃得1万元现金,二人平分了1万元现金,乙的犯罪金额与甲相同,也是3万元
答案
A,B,C,D
解析
共犯责任,一部行为全部责任。关于D乙虽然只知1万元并仅就1万元分赃,但是,因为均在盗窃财物的同一构成要件范围内,此种数额上的误认或不知情,不阻却对实际犯罪金额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超出共同故意范围(同一构成要件范围)则阻却乙的罪责。D项中甲还私下窃取手枪一支,构成盗窃枪支罪。乙对此(盗窃枪支罪)不成立共犯、不承担罪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N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章俊诉李泳借款纠纷案在某县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县法院判决后,章俊上诉,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县法院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适用简易程序重审此案。在答辩期间,李泳提出管辖权异议,县法院不予审查。案件开庭前,章俊增加了诉讼请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黄某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督促陈某返还借款。送达支付令时,陈某拒绝签收,法官遂进行留置送达。12天后,陈某以已经归还借款为由向法院提起书面异议。黄某表示希望法院彻底解决自己与陈某的借款问题。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村民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甲诉至法院,要求判决乙准许其从乙承包的土地上通过。审理中,法院主动了解和分析甲通过乙土地的合理性,听取其他村民的意见,并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调解时邀请了村中有声望的老人及
下列哪一情形下,乙的请求依法应得到支持?(2010/3/1)
甲公司欠乙公司和丙公司的债务均无法全部偿还。经查,甲公司名下有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屋。乙公司派公关人员到甲公司,找到甲公司负责人,说干脆就将房屋与汽车都抵押给乙公司,正好还乙公司的债务,不然也是要被丙公司拿去。甲公司同意,并与乙公司签订了抵押合同。后来,甲公司
某热电厂从某煤矿购煤200吨,约定交货期限为2007年9月30日,付款期限为2007年10月31日。9月底,煤矿交付200吨煤,热电厂经检验发现煤的含硫量远远超过约定标准,根据政府规定不能在该厂区燃烧。基于上述情况,热电厂的哪些主张有法律依据?(2008年
根据《民法典》改编下列哪一情形构成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2012/3/3)
甲为出售一台挖掘机分别与乙、丙、丁、戊签订买卖合同,具体情形如下:2016年3月1日,甲胁迫乙订立合同,约定货到付款;4月1日,甲与丙签订合同,丙支付20%的货款;5月1日,甲与丁签订合同,丁支付全部货款;6月1日,甲与戊签订合同,甲将挖掘机交付给戊。上述
下列哪一情形不产生不当得利之债?(2011/3/19)
随机试题
釉珠常位于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时,负责监交的是()。
破产清算包括()阶段。
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当产业结构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时,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时要重载化和()。
船是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划船的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观点所犯的错误在哲学上属于:( )
某公司设置VPN服务器,允许外地的公司员工通过Internet连接到公司内部网络。
查找学号为"200301188"学生的“数据库”课程的成绩,至少将使用关系()。把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定义这个视图时,所用的.SELECT语句中将出现哪些子句?()Ⅰ.FROMⅡ.WHEREⅢ
AnewlookatanasteroidorbitingthesunshowsitcouldpossiblysmashintotheEarthwithtremendousforce.Butexpertssa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