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2006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16题)

admin2016-05-08  28

问题 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2006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16题)

选项 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
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
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
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

答案C

解析 《春秋》决狱是指汉代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则以《春秋》等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其首创者为董仲舒,基本精神是“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即根据案情事实,追究行为人的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首恶者从重惩治;主观上无恶念者从轻处理。这里强调审断时应重视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在考察动机的同时,还要根据事实,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在法律繁琐而又不完备的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春秋》经义决狱不失为司法原则的发展和审判上的一种积极的补充。当然,如果以主观动机的“心、志”的善恶,判断有罪无罪或罪轻罪重,也往往成为司法官吏主观臆断和陷害无辜的口实,所谓“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可见,《春秋》决狱在运作中容易产生流弊,在某种程度上为“擅断论”提供了不实的依据。
    “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因此选项A正确;以《春秋》经义决狱是对传统的司法和审判的一种补充,其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因而B项能够成立;在司法审判实践中,“论心定罪”往往会成为司法官吏主观臆断和陷害无辜的口实,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所以D项有理。运用排除法,唯有C项“‘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不符合历史事实,所以符合题意,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V8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