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理论,关于期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理论,关于期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22-05-18
61
问题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理论,关于期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法定期间都是不可变期间,指定期间都是可变期间
B、法定期间的开始日及期间中遇有节假日的,应当在计算期间时予以扣除
C、当事人参加诉讼的在途期间不包括在期间内
D、遇有特殊情况,法院可依职权变更原确定的指定期间
答案
D
解析
法定期间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期间。法定期间包括绝对不可变期间和相对不可变期间。绝对不可变期间,是指该期间经法律确定,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得改变,如上诉期间等。相对不可变期间,是指该期间经法律确定后,在通常情况下不可改变,但遇到有关法定事由,法院可对其依法予以变更。指定期间,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时遇到的具体情况和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间。指定期间在通常情况下不应任意变更,但如遇有特殊情况,法院可依职权变更原确定的指定期间。由此,A项错误,D项正确;法定期间或指定期间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期满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但开始日以及期间中的一些日期是节假日的,应当计算在期间内而不应从期间中扣除。由此,B项错误;诉讼文书的在途期间不包括在期间内。但法律规定的在途期间不计算在内的期间,只是指诉讼文书的在途期间,而不包括当事人为进行诉讼行为而产生的在途期间。由此,C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d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案件不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对民事诉讼二审中发生的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互联网法院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过程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有关先予执行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甲有借条证明乙欠其1000元,到期后经多次催要未果,遂将乙诉至人民法院并申请保全。人民法院受理后,考虑情况并不紧急,遂于受理申请后第3日作出保全决定:将乙家中新买的价值10000元的笔记本电脑扣押。乙不服提出了复议申请并要求暂停执行保全措施,法院受理了该申
某商业公司有一座7层的办公楼,2017年7月,该商业公司向H银行贷款,并将这座办公楼抵押给H银行作担保。2017年12月,该商业公司因一购销合同与某贸易有限公司发生纠纷,该贸易有限公司向法院起诉,并申请保全。受诉法院裁定将商业公司办公楼查封。在下列选项中哪
张风因饮用了博瑞食品公司的罐装饮料而发生水银中毒,经救治恢复后决定向法院起诉博瑞食品公司。张风为了赢得诉讼打算委托诉讼代理人,期间遇到以下问题:如果张风在授权委托书中写明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李雨为全权代理,但并无具体授权,则李雨在诉讼过程中有权作出的行为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组织,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甲以乙拖欠买卖合同价款拒不归还为由向法院起诉乙。本案经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甲胜诉,上诉期内双方都没有提出上诉。判决生效后,乙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再审过程中,乙提出反诉。参照案情,法院的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有:()
随机试题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资源共享指的是()。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非感潮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
定性风险分析的依据不包括()。
______泛指通过公式计算或经验求得订货点和每次订货批量Q,并且每当库存量下降到s点时,就进行订货的储存策略。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即对信息的真伪进行鉴别,评估信息的价值大小,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分析信息时应先对信息进行:
(1)某公司推出送奶服务(2)李大妈发现奶箱是空的(3)获得赔偿(4)给奶品公司打电话(5)发生车祸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16年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86652.25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中央企业173622.3亿元,同比下降1%,地方国有企业113030.2亿元,同比增长2.1%。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
对“人民群众”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Motif是Unix下的(1)。X-Windows是基于(2)的系统软件。管道是 Unix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通过(3),从(4)传递资料。在Unix中,用户可以用一个简短的命令来替代经常使用的较复杂的命令行,这可用(5)命令来实现。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