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案例 D煤矿设计年产量为150×104t,1983年投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井。1986一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
案例 D煤矿设计年产量为150×104t,1983年投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井。1986一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
admin
2020-05-25
106
问题
案例 D煤矿设计年产量为150×10
4
t,1983年投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井。1986一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事故,不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危及职工人身安全,而且打乱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1997年“2•10”事故,造成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教训十分惨痛。为此,D煤矿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了近2年无自然发火事故。D煤矿1986 -1998年间先后共发生18次自然发火事故.其中17次发生在8号煤层,发火规律明显,发火地点集中,在回采面收作线附近(7次,占事故总数的38.9%)和巷道施工或生产过程中漏顶及区段溜斜过煤段处(10次,占事故总数的55.6%);每次发火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自1986年8月2日至1998年1月19日,共发生自然发火18次.平均每年发火1.5次。每次发火时间平均为23l天,1992年2月10日和1992年2月12日,两次发火的间隔仅为2天。发火征兆较为明显,有一氧化碳,其浓度呈上升趋势。有煤油味.出现烟雾.有高温点及出现明火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
选项
答案
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采用合理的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坚持合理的开采方法和开采顺序,控制矿山压力和减少煤体破碎,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ix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煤矿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煤矿安全生产专业实务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国务院在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时,强调各类企业都应严格遵守()等法律法规。
()是作为投资建设领域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的劳动年龄是指()岁。
“十一五”期间,公共服务的重点工程中,对于国家灾害应急救援项目,计划建设()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下列关于我国控制耕地流失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对象。
论证报告应(),由专家组组长签字,并附每位专家的论证意见。
在对生活必需品持续实行最高限价后,政府往往不得不();当实行保护价格时,会出现过剩现象,如果没有伴随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
案例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8台,起重量3.0t的升降机2台,电梯5部,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1台和叉车4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2台出口水压0
【2020年真题】某能源化工公司建设煤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主要有300×104t/a煤矿、120×104t/a煤制甲醇、25×104t/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104t/a聚丙烯等。煤气化装置是该项目的关键装置,采用“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
随机试题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的成分是黄芪具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的成分是
一个刚住院的新生儿,护士发现其体温38.9℃,应首先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党的()提出并正式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小康”战略。
天行公司急需一批在国内很难购进的原料,恰好马空公司存有该种原料。于是两公司于2007年3月10日在E市签订了买卖该原料的合同,约定2007年3月15日马空公司在本公司位于A市的仓库交付该原料,天行公司以支票付款30万元。3月12日实益公司向马空公司发出要约
资产组中包括商誉时,发生的减值金额应当在商誉和其他资产之间进行分摊。()
β系数可以衡量()。
下列有关公共卫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Mostpeoplewhotravellongdistancecomplainofjetlag.Jetlagmakesbusinesstravelerslessproductiveandmoreprone【C1】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