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华日报》在抗战和内战期间,创办、延续及停刊过程。(厦门大学2013年研) 相关试题: (1)《新华日报》的办报意义以及对后来的办报活动有何借鉴?(重庆大学2013年研) (2)简述《新华日报》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媒大学20

admin2021-11-30  42

问题 简述《新华日报》在抗战和内战期间,创办、延续及停刊过程。(厦门大学2013年研)
相关试题:
(1)《新华日报》的办报意义以及对后来的办报活动有何借鉴?(重庆大学2013年研)
(2)简述《新华日报》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选项

答案(1)《新华日报》的历史沿革: ①南京筹备,武汉创刊。1938年1月11日,作为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的《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该报最初由潘梓年任社长兼总经理,1938年5月后改由熊瑾玎任总经理,华岗任总编辑,章汉夫任编辑部主任,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的王明兼任《新华日报》董事长。 ②迁至重庆出版。武汉沦陷后,《新华日报》于1938年10月25日在出版的当天第287号后在汉口停刊;第二天由已迁至重庆的人员接替出版该报的第288号,自此该报在重庆出版。 ③参与联合出版。1939年5月3日和4日,重庆市区遭敌机轰炸,十家报馆遭破坏。国民党中宣部下令各报停刊。5月6日起共同出版《联合版》,《新华日报》参加。期间,《新华日报》一方面将文章改在《群众》发表,一方面出油印壁报。 ④恢复独立出版并进入发展时期。1939年8月13日,《新华日报》恢复独立出版发行。1942年,《新华日报》原来疏散、撤退到各地的职员陆续归来。之后三年,《新华日报》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⑤人员调动。1945年9月起,《新华日报》人员一分为三,一部分奔向宁、沪及华南等地,做好在这些城市办报和建立分社的准备;一部分则充实新华社的记者力量;另一部分则留在重庆坚持办《新华日报》。 ⑥停刊。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 ⑦在南京恢复出版。1949年4月30日,《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正式恢复出版,石西民任社长兼总编辑。1952年11月1日,《新华日报》《苏北日报》《苏南口报》合并出版,《新华日报》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毛泽东题写报名。 (2)《新华日报》的办报意义: ①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日报,《新华日报》在汉口出版的9个多月时间里,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台儿庄大捷等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②《新华日报》迁至重庆出版后,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成为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 (3)对后来的办报活动的借鉴: ①坚持党报原则。《新华日报》从创刊起,中共中央就明确了其宗旨是“反映党的一切政策”。在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新华日报》肩负着党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报道,一直牢牢占领着国统区的舆论制高点,发挥了思想向导的重要作用。党报的功能是由党报性质所决定的。党报要更好地坚守自己的主功能,就必须适应新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加生动、贴近地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传承优良作风,创新采访机制,密切联系群众。《新华日报》创办之初,就在国内新闻版开辟“前线战况”专栏,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每天向读者报道抗日进展情况。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新华日报》创刊时确立的一大优良作风。《新华日报》的记者曾深入工厂和工人交朋友,报道他们的劳功、斗争和生活情况,报纸的采访科也因此被誉为“工人的联络站”。因此,要做好报纸,就要创新采访机制,密切联系群众,报道群众想要知道的消息。 ③坚持全民办报,创新通联方式。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个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使党报扎入人民群众的根基更加深厚。在武汉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建立了通讯员制度,并设有读者信箱和读者服务部等,强调“读者第一位”。要想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创新报纸与群众的通联方式,主动获取信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jh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