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以杀人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三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2/6)

admin2021-01-31  12

问题 甲以杀人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三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2/6)

选项 A、甲不对乙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
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
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
D、甲末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中止的认定,以及犯罪中止与因果关系。行为人尽了真诚的、最大的救助努力的情况下:结果发生了,但系其它原因导致(其他因素中断因果关系),而非实行行为导致。也认为是中止。
(1)在本题中,甲实施了杀人行为,具有杀人故意,根据《刑法》第232条,构成故意杀人罪。
(2)在因果关系层面上。
①如果无甲的行为,乙不会死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有条件关系;如果乙不跳车逃走、不拒绝救,就会避免死亡结果,因此,乙拒绝救助的行为亦是死亡的条件。
②在相当性方面。二条件系彼此相互独立的关系。按照自然而然的发展流程,甲的救助本应能使乙活;但乙的拒绝救助使之不可能(可谓是一种变相的自杀),故乙的拒绝救助行为对于死亡结果的责任大;应认为中断了因果关系,死亡结果归乙本人负责。
(3)由此,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甲不成立既遂。
(4)甲真诚的、最大的救助努力的情况下,结果虽然发生了,但系其它原因导致(其他因素中断因果关系),而非实行行为导致,应认为是中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kry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