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是乙的债权人,乙为担保履行债务,由其好友丁将房屋抵押给甲,办理了抵押登记。此后,因为业务往来,甲将其对乙的债权转让给丙,未征得乙同意但是通知了乙。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甲是乙的债权人,乙为担保履行债务,由其好友丁将房屋抵押给甲,办理了抵押登记。此后,因为业务往来,甲将其对乙的债权转让给丙,未征得乙同意但是通知了乙。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dmin
2019-09-18
43
问题
甲是乙的债权人,乙为担保履行债务,由其好友丁将房屋抵押给甲,办理了抵押登记。此后,因为业务往来,甲将其对乙的债权转让给丙,未征得乙同意但是通知了乙。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选项
A、甲、丙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未生效
B、甲、丙间的债权转让协议已生效,但是丙向乙主张债权时,乙可以拒绝
C、乙可以继续向甲履行债务
D、丙向丁主张抵押权时,丁可以拒绝
答案
A,B,C,D
解析
让与人将债权让与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并不是债权让与生效的要件,亦即无论是否将债权让与的事实通知债务人,都不影响债权让与在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生效。据此,债权让与在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生效尚且不必通知债务人,更加不必征得债务人同意。在本案中,依据上述规则,虽然债权让与没有征得乙同意,但是并不影响债权让与在甲、丙之间生效,因而,A选项错误。通知之后债权让与方可对让与人的债务人产生效力,言下之意乃是,通知之前受让人不得对让与人的债务人主张债权,通知之后受让人方可对让与人的债务人主张债权。在本案中,如果甲已经将债权让与给丙的事实通知乙,那么债权让与能够对丙乙产生拘束力,丙向乙主张债权时,乙应当还款,不能拒绝。因而,B选项错误。通知可以冻结债务人的清偿。一旦通知,债务人不得向让与人清偿,即便清偿,亦属无效。在本案中,甲已经将债权让与给丙的事实通知乙,冻结乙的清偿,乙不得继续向甲履行债务。因而,C选项错误。主债权全部让与的,除另有约定外,担保物权、保证债权随同移转。在本案中,甲不仅对乙享有债权,而且对丁享有抵押权。其中,债权为主权利,抵押权为从权利。甲将对乙的债权让与丙之后,甲对丁的抵押权随同移转给丙,亦即在债权让与生效后,丙同时取得债权与抵押权,所以丙向丁主张抵押权时,丁不能拒绝。因而,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nV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公民的人身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物权类型中,以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生效要件的是()。
下列情形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是()。
下列关于意思表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划横线部分应填入的数字是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民事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事实行为引发物权变动的情形是()。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民事主体可以设定浮动抵押的是()。
甲立有遗嘱,其内容为自己死后遗产全部由独生子乙继承。在一次车祸中甲、乙同时遇难,甲当场死亡,乙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乙的儿子丙依甲的遗嘱继承了甲的全部遗产。丙继承甲遗产的方式是()。
(2006年多选52)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民事主体中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是()。
随机试题
患者,女,26岁。腹痛、腹泻2周,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中伴有四肢关节酸痛及低热。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暗红色斑疹,双手指甲周红斑,指腹侧瘀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4.2×109/L、RBC302×1012/L、Hb116g/L、PLT86×109/L;尿
禽白血病的防控采用疫苗免疫意义()。
育红小学六年级选出的男生的1/11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六年级共有156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土地估价现场勘察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全长820m(2×50m+9×80m),为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分上下游两幅,每幅单箱单室,顶板宽13m,底板宽6.5m,箱梁采用长线法台座预制,缆索吊装,悬臂拼装。为加强安全管理,项目部在全桥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安全生产
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法》作出禁止规定的有( )。
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宋庆龄基金会属于()。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