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论述题:“新闻失实”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的方式?(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复旦大学,2012年MJC真题)

admin2014-12-25  39

问题 2.论述题:“新闻失实”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的方式?(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复旦大学,2012年MJC真题)

选项

答案根据新闻传播主体在假新闻形成过程中的行为性质,我们可以将新闻失实的原因总体上归结为以下几类: (1)体制性失实,即基于一定价值观或指导思想而扭曲事实造成的新闻失实,这种失实是一种“主观化的或价值化的失实”。在体制性失实的情况下,记者意识不到失实行为或者意识到了但无力改变。我国新闻史上有两个比较集中的体制性新闻失实时期,一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再一个就是“文革”时期。当下媒体的新闻失实中仍然存在着体制性失实的因素,但已经不是失实的主导性原因。 (2)利益驱动造成的失实。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传媒也有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诉求。在传媒——受众——广告的利益链环中,争取最大多数的受众成了传媒利益实现的基本前提。为了吸引受众,有些记者不惜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散布流言、夸大事实……,从而,种种失实新闻应运而生。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某些基于利益之上的新闻策划。这种新闻策划相当程度是由记者参与制造的“事实”。例如,《天府早报》刊发《昔日倜傥是人,今日卖字求生》的报道称,汪国真诗文无人问津,加之投资火锅店失败,导致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卖字为生。从该媒体此后有关汪国真的后续报道来看,先前的那篇假新闻只是诱饵,目的是钓汪国真接受该报专访以辟谣。这是典型的制造新闻,但在业界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反而褒奖和提倡这种策划的新闻。 (3)文学杜撰和想象造成新闻失实,一些记者分不清文学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以想象代替调查研究,造成新闻失实。比如记者仅凭一张饭卡上显示2004年消费金额为8.35元,就杜撰出《女大学生捡剩馒头充饥近两年》的“轰动”报道。新闻报道的“合理想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遭到新闻界否定,但时至今日“合理想象”仍不鲜见。文学是文学,新闻是新闻,新闻原则上不能采用文学的基本手法来报道,这应该成为记者的基本意识。 (4)违反采写编的工作流程造成新闻失实,很多假新闻的出笼与记者作风欠佳有关,这一点体现在获取新闻线索、采访、写作、编辑整个新闻传播业务流程之中。编者不做核实就见报造成的假新闻比比皆是。有些传说、小道消息在经过新闻传播各守门人时畅行无阻。在编发假新闻《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时,编辑尽管也想到了核对,但不是向当事人、第三方求证,而是向作者求证,不合审核规范。 新闻失实的应对,捍卫新闻的真实应该成为新闻界的常规动作。消除新闻失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背景、认识和操作的各个层面。这里主要从宏观意义上谈谈对新闻失实的应对: (1)树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规范。基于我国传媒业发展的特殊环境和历史传统,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意识较为淡薄。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职业操作规范,它是行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从业人员依靠这套规范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并把它作为自身行为的底线。并且遵守职业规范,“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从职业规范的层面应对新闻失实,是一种较为长远的做法。 (2)在保障新闻从业者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创新传媒体制。市场利益驱动对新闻的真实形成很大冲击,但并非市场一定导致新闻失实。对维护基本生存的现实利益来讲,精神层面的理想和道义很难有坚实的支撑,这就需要从制度上去平衡和缓解各种利益矛盾。在新闻传播体制方面保障从业者的基本生存条件,建立系统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意识,这是传媒制度创新必须要走的几步。没有这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就可能成为一句没有实在意义的套话。 (3)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公众是媒体运作环境中各方利益的集结点,来自社会的监督对减少假新闻,具有根本意义。从长远看,面向公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传媒素养应从小学教育开始),使公众熟悉媒体运作的特点和流程,就能对传媒形成一种无形的受众监督的压力。传媒一方,则应健全“更正与答辩”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我国的《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几年前就开始每天在第二版设置的更正栏;表现了一种传媒应有的职业意识。遗憾的是,我国多数传媒尚没有意识到设置这样的栏目,广播电视台亦没有创造出适当的方式来接受、反映受众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意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oh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