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15年)案情:高某(男)与钱某(女)在网上相识,后发展为网恋关系,其间,钱某知晓了高某一些隐情,并以开店缺钱为由,骗取了高某20万元现金。 见面后,高某对钱某相貌大失所望,相处不久更感到她性格古怪,便决定断绝关系。但钱某百般纠缠,最后竟以公开
(2015年)案情:高某(男)与钱某(女)在网上相识,后发展为网恋关系,其间,钱某知晓了高某一些隐情,并以开店缺钱为由,骗取了高某20万元现金。 见面后,高某对钱某相貌大失所望,相处不久更感到她性格古怪,便决定断绝关系。但钱某百般纠缠,最后竟以公开
admin
2018-06-22
46
问题
(2015年)案情:高某(男)与钱某(女)在网上相识,后发展为网恋关系,其间,钱某知晓了高某一些隐情,并以开店缺钱为由,骗取了高某20万元现金。
见面后,高某对钱某相貌大失所望,相处不久更感到她性格古怪,便决定断绝关系。但钱某百般纠缠,最后竟以公开隐情相要挟,要求高某给予500万元补偿费。高某假意筹钱,实际打算除掉钱某。
随后,高某找到密友夏某和认识钱某的宗某,共谋将钱某诱骗至湖边小屋,先将其掐昏,然后扔人湖中溺死。事后,高某给夏某、宗某各20万元作为酬劳。
按照事前分工.宗某发微信将钱某诱骗到湖边小屋。但宗某得知钱某到达后害怕出事后被抓,给高某打电话说:“我不想继续参与了。一日网恋十日恩,你也别杀她了。”高某大怒说:“你太不义气啦,算了,别管我了!”宗某又随即打钱某电话,打算让其离开小屋,但钱某手机关机未通。
高某、夏某到达小屋后,高某寻机抱住钱某,夏某掐钱某脖子。待钱某不能挣扎后,二人均误以为钱某已昏迷(实际上已经死亡),便准备给钱某身上绑上石块将其扔入湖中溺死。此时,夏某也突然反悔,对高某说:“算了吧,教训她一下就行了。”高某说:“好吧,没你事了,你走吧!”夏某离开后,高某在钱某身上绑石块时,发现钱某已死亡。为了湮灭证据,高某将钱某尸体扔入湖中。
高某回到小屋时,发现了钱某的LV手提包(价值5万元),包内有5000元现金、身份证和一张储蓄卡,高某将现金据为己有。
三天后,高某将LV提包送给前女友尹某,尹某发现提包不是新的,也没有包装,问:“是偷来的还是骗来的”,高某说:“不要问包从哪里来。我这里还有一张储蓄卡和身份证,身份证上的人很像你,你拿着卡和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取钱后,钱全部归你。”尹某虽然不知道全部真相,但能猜到包与卡都可能是高某犯罪所得,但由于爱财还是收下了手提包,并冒充钱某从银行柜台取出了该储蓄卡中的2万元。
问题:
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与刑法原理分析高某、夏某、宗某和尹某的刑事责任(要求注重说明理由,并可以同时答出不同观点和理由)。
选项
答案
(一)高某的刑事责任 1.高某对钱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是成立故意杀人既遂还是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 答案一:虽然构成要件结果提前发生,但掐脖子本身有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能够认定掐脖子时就已经实施杀人行为,故意存在于着手实行时即可,故高某应对钱某的死亡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答案二:高某、夏某掐钱某的脖子时只是想致钱某昏迷.没有认识到掐脖子的行为会导致钱某死亡,亦即缺乏既遂的故意,因而不能对故意杀人既遂负责,只能认定高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 2.关于拿走钱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的行为性质,关键在于如何认定死者的占有。 答案一:高某对钱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成立侵占罪,理由是死者并不占有自己生前的财物,故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属于遗忘物。 答案二:高某对钱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成立盗窃罪,理由是死者继续占有生前的财物,高某的行为属于将他人占有财产转移给自己占有的盗窃行为,成立盗窃罪。 3.将钱某的储蓄卡与身份证交给尹某取款2万元的行为性质。 答案一: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教唆犯。因为高某不是盗窃信用卡,而是侵占信用卡,利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取款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高某唆使尹某冒用,故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教唆犯。 答案二:构成盗窃罪。因为高某是盗窃信用卡,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不管是自己直接使用还是让第三人使用,均应认定为盗窃罪。 (二)夏某的刑事责任 1.夏某参与杀人共谋,掐钱某的脖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或:夏某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理由与高某相同) 2.由于发生了钱某死亡结果,夏某的行为是钱某死亡的原因,夏某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三)宗某的刑事责任 宗某参与共谋,并将钱某诱骗到湖边小屋,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宗某虽然后来没有实行行为,但其前行为与钱某死亡之间具有因果性,没有脱离共犯关系;宗某虽然给钱某打过电话,但该中止行为未能有效防止结果发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四)尹某的刑事责任 1.尹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因为从客观来说,该包属于高某犯罪所得,而且尹某的行为属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尹某认识到可能是高某犯罪所得,因而具备明知的条件。 2.尹某冒充钱某取出2万元的行为性质。 答案一: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因为尹某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完全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二:构成盗窃罪。尹某虽然没有盗窃储蓄卡,但认识到储蓄卡可能是高某盗窃所得,并且实施使用行为,属于承继的共犯,故应以盗窃罪论处。
解析
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对以下问题有清晰的理解:
1.犯罪结果的提前实现
犯罪结果的提前实现指故意犯罪时,计划先后实施数个行为,第一行为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犯罪结果。此时应该从两点判断,首先看行为人所实施的第一行为是否已经进入实行阶段,若第一行为尚未进入实行阶段,就提前发生了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如果第一行为已经进入了实行阶段,则还要判断行为导致该结果的出现是否满足“罪责与行为同时存在”原则,如果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完全与行为本身高度要统一,应当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如果行为的同时,主观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故意,则只能成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
高某、夏某的杀人计划是先后实施两个行为,第一行为是将钱某掐昏,第二行为是将其扔入湖中溺死,不料第一行为就已导致钱某死亡。是典型的犯罪结果提前实现的情形。首先我们做出判断,第一行为将钱某掐昏,该行为本身具有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已经着手进入杀人的实行行为,不能认为是预备行为。对此,有两种处理方案:(1)成立故意杀人既遂。高某、夏某具有杀人故意,实施第一行为时对已经着手杀人。杀人行为与杀人故意同时存在,对钱某的死亡高某、夏某应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2)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的想象竞合犯。在实施第一行为时,高某、夏某虽然对行为性质(已经着手杀人)存在认识,但对死亡结果却只有过失——高某、夏某原本计划通过第二行为杀死钱某,系过失地导致死亡结果提前发生。既然对第一行为所导致的死亡结果只有过失,高某、夏某对死亡结果就不能承担故意犯的刑事责任,而只能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同时,既然高某、夏某对第一行为的性质(已经着手杀人)存在认识,对(与死亡结果切断的)第一行为就应承担故意犯的刑事责任;由于死亡结果提前发生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故意剥夺钱某生命这一点无法得逞,故高某、夏某对第一行为应承担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高某、夏某只实施了一个行为,故应按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想象竞合犯处理。
2.死者的占有
对于死者占有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死者占有否定说,该说认为,既然财物的占有者已经死亡,他既不能在客观上形成对财物的支配也不可能在主观上有支配财物的意思,无法继续占有。二是死者占有肯定说,该说认为应该承认死者对财物的继续占有。死者生前占有说为死者占有肯定说的发展,该说认为死者对财务的占有应有限度、有条件地承认。目前,死者生前占有说已取代死者占有肯定说。杀人者临时起意拿走死者财物应该承认死者的占有,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但如果是一个路过的第三人取走了死者财物则不承认死者对财物的占有,应认定为侵占罪。采取这种个别化的认定标准主要是考虑到,杀人者杀了人并利用杀人造成的事实状态而取财的情况,第三人取财并不具有类似的对前一杀人行为的利用。
高某为杀害钱某的凶手,因此不用考虑死者生前占有说中第三人取走财物的问题。对于高某拿走钱某的LV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的性质认定,取决于是否承认死者继续占有其财物。如果认为死者钱某已经不再占有这些财物,则高某的行为并未转移财物的占有(此时LV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处于无人占有状态),如要认定为侵犯财产罪,只能认定高某构成侵占罪。如果认为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为死者钱某继续占有,则高某取走财物的行为转移了财物的占有,应当成立盗窃罪。
3.取得死者储蓄卡并使用的定性
对于取得死者储蓄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涉及两个问题:
(1)储蓄卡的性质。根据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因此,储蓄卡在刑法上属于“信用卡”。
(2)储蓄卡是否为死者占有。该问题涉及高某是否属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问题。储蓄卡是否为死者占有与上述死者是否占有其财物其实是同一问题。如果认为储蓄卡为死者钱某占有,则高某取得钱某的储蓄卡就属于盗窃他人信用卡;高某将盗窃的储蓄卡交给尹某使用,属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对高某应按盗窃罪定罪处罚。在高某盗窃并使用信用卡的犯罪过程中,尹某参与进来,其认识到信用卡可能是高某盗窃而来.认识到自己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故应认定尹某构成“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承继的共犯,同样应以盗窃罪追究尹某的刑事责任。
如果认为死者钱某不再占有储蓄卡,则高某取得储蓄卡的行为就不属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而属于侵占他人储蓄卡,对该侵占行为本身难以直接追究刑事责任。在取得钱某的储蓄卡之后,高某对尹某说:“我这里还有一张储蓄卡和身份证,身份证上的人很像你,你拿着卡和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取钱后,钱全部归你”,这属于教唆尹某“冒用他人信用卡”。尹某接受教唆,从银行柜台取出了该储蓄卡中的现金。高某、尹某二人符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因此,高某、尹某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高某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教唆犯,尹某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实行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p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试分析张某、汽车租赁公司和饭店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张某报案后,经公安机关努力侦查,找到该被偷的汽车,发现该车已被偷窃者重新改装准备出售,而此时相关责任人也已向汽车租赁公司支付了相应赔偿。则现在该车应归谁所有?
张某向某汽车租赁公司租了一辆夏利汽车,双方约定:租期3个月,每月租金1000元。如果该车在租赁期间被损害、偷盗等情况,由张某承担该损失。后张某在租赁期间的某天,将该车停放在某饭店的停车场后,由于该停车场管理人员不在而未支付停车费,后张某到该饭店办理了住宿手
请结合当前世界各国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简要分析我国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2001年5月6日,地处高州某镇的高州餐具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成专程到江苏苏南某镇,与该地的江苏苏南塑料材料厂厂长张君签订了买卖塑料餐具原材料的合同,约定塑料材料厂供给餐具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检验合格的塑料餐具原材料100吨,价款80万元,货到付款50%,3个月
该批货物的风险应由哪方承担?为什么?开证行能否以货物灭失为由免除其
甲公司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良友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抵消债务,应当如何抵消?
甲公司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兴华公司应如何向甲公司要回出租的机器设备?
甲公司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假设丰联公司拒绝向戊付款后,戊可以追索哪些主体?为什么?
卫生防疫站有无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为什么?据查,扣留张某卫生许可证的法律依据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个立法文件,则该扣留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前卫区人民法院对此案有无管辖权?赵明能否向合作区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如果本案进入审理阶段,合作区公安分局所作拘留决定是否合法的举证责任应由谁来承担?为什么?
随机试题
在具体安排职工进行培训时,各新闻单位一般遵循哪些原则?
Studiesshowthatthe【C1】______whohasconsumedanamountofalcohol【C2】______thelimitisnomore【C3】______tohaveanautomobil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规定下列哪些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项目决策期的墓本内容不同于实施期的一项是()。
Ratherthan______onacrowdedbus,healwaysprefers______abicycle.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最近几年,外科医生数量的增长超过了外科手术数量的增长,而许多原来必须施行的外科手术现在又可以代之以内科治疗,这样,最近几年,每个外科医生每年所做的手术的数量平均下降了1/4。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扭转,那么,外科手术的普遍质量和水平将不可避免地降低。上述论证基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设三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的秩为1,已知η1,η2,η3是它的三个解向量,且η1+η2=[1,2,3]T,η2+η3=[2,-1,1]T,η3+η1=[0,2,0]T,求该非齐次方程的通解.
OnPublicSpeakingI.People’sfrequentresponsetogivingtheirfirstspeech:feel【T1】______【T1】______II.Thespeaker’ssec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