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评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评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admin
2019-08-05
68
问题
评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选项
答案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官方对外贸易中最著名的事件,也是闻名世界的一件盛事。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从1405年~1433年,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历时29年。他率领船队到达亚非两洲,对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如此规模巨大的远洋航行,是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1)明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经过了明朝初年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增加,为规模宏大的航海事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明成祖朱棣恢复了市舶司,开始到南洋各地组织贸易 (2)明朝时继承先人的航海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已经具备了详细的航海地图。这就给大规模的航海事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造船技术的进步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上保证。明朝时,我国造船业比较发达,造船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郑和航海率领的海船,叫做宝船,每艘宝船除了装运粮食、货物和日用品外,平均要载四百多人。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无论船体规模还是造船技术,都达到了最高的水平。 (4)郑和下西洋有明成祖争取周边地区国家承认和炫耀国力的想法,也有在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个人私心。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有着伟大的意义。 ①郑和船队七次远渡重洋,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和非洲东海岸,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迦马发现新航线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 ②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增进了中国对亚非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生产等方面的了解,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郑和船队下西洋带动了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人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④郑和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下西洋时绘有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简称《郑和航海图》,此图虽然有一些错误,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随从郑和航行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材料。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0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林则徐的反英国侵略的策略思想不包括()。
对二战后初期美国实行的“冷战”,理解正确的是()。
下列现象由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所决定的有()。①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②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而产生③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林立④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试述孔雀帝国的各项制度。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中推行的政治改革措施,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雅尔塔会议
借鉴汉字偏旁,创造日本民族文字——片假名的是()。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随机试题
能准确反映储存铁量的指标为()
甲状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是由于损伤了
男,10岁,主诉左上腹痛6小时。曾跌倒在篮球场上,左侧腹部受到撞伤。伤后无恶心、呕吐和腹泻,T37.8℃,BP120/70mmHg,P70次/分,有左上腹部压痛和深吸气时左肩部疼痛等阳性体征。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和中性左移,尿液分析可见少量红细胞,下列
某公司由批发销售为主转为以零售为主的经营方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提高,这()。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应在募集说明书中约定。价格的确定应以公布募集说明书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基础,上下浮动一定幅度。(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翻译时,“直译”偏重于对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于译文语气的顺畅。哪种译法最妥当,人们各执己见。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完全不
Thedestructionofournaturalresourcesandcontaminationofourfoodsupplycontinuetooccur,largelybecauseoftheextreme
Youwillhearfiveshortrecordings.Foreachrecording,decidewhichitem(A—H)thespeakeristalkingabout.Writeonelett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