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第4期《中直党建》杂志剖析了一起典型案例,题目是《某部委一局级干部为何因微信群被处分》。文章中说: 中直机关某部委局级领导干部董某,2015年春节前,召集在北京工作的老乡聚餐。其间,经董某提议,创建了“在京老乡精英会”微信群,董某自任

admin2020-02-03  41

问题 1.2018年第4期《中直党建》杂志剖析了一起典型案例,题目是《某部委一局级干部为何因微信群被处分》。文章中说:
    中直机关某部委局级领导干部董某,2015年春节前,召集在北京工作的老乡聚餐。其间,经董某提议,创建了“在京老乡精英会”微信群,董某自任群主。
    此后,董某以老乡中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较成功的商人为主要对象,不断扩大该群规模,使群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人。为提升群活跃度,董某积极组织线下联谊活动,并被推举为线下活动秘书长。从组群到2017年年底,全群性线下联谊组织4次,小范围联谊或聚餐则不计其数。董某号召“有事找群员”,群内成员利用该平台互通政、商信息,一些领导干部为群内商人介绍工程项目,一些商人则为领导干部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有的甚至存在权钱交易现象。
    本案的焦点是,董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及构成何种违纪。我们认为,董某的行为违反了党的组织纪律,应按照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追究其党纪责任。
    第六十八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董某的违纪行为“情节严重”,应依纪追究其党纪责任。此外,对群内其他党员领导干部涉及的违纪违法行为,也要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互联网时代,微信群、QQ群等社交工具,因其广泛性、及时性、便捷性,已经融入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所以,会用、用好网络社交工具,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时代使命。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微信群、QQ群等社交工具,作为一个中性的交互平台,承载何种内容,带来何种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的人。案例中的董某,就是从组建老乡群开始,一步步把这个群里的人带进了违纪甚至涉嫌违法的死胡同。
    这些年,全国查处的党员干部因网络行为违纪的案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的是因为在微信朋友圈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有的是因为转发淫秽图片或视频,有的是因为散布传播谣言,有的是因为违规收受微信红包,有的是因为用微信红包进行拉票贿选,有的是因为泄露了国家和工作秘密,有的则是因为开网店做微商,等等。所以,网络也不是纪外之地、法外之地,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慎重对待。
    党员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人,具有一般的感情需求。老乡情、同学情、战友情等,都是正常感情需求的自然延伸,是合情合理的。党员领导干部线上或线下与老乡、同学、战友等正常、适度联谊,本身并无不妥。但“朋友圈”“微信群”等网络联谊形式,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由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组成。党员领导干部在网络空间的言与行,一定要时刻考虑到自身的身份和职务影响。与老乡、同学交往,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不能放一边,彼此清白是基本规矩,有交往不能有交易,不能让小团伙、小圈子意识侵害党性原则,更不能触碰纪律红线、踩踏法律底线。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绝不能被披着“乡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外衣的不当利益诉求所蒙蔽,而丢了原则、坏了风气、损害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
2.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商”,自然,官商交往也就必不可少,建立良好官商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官商之间如何交往,交往的底线是什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立以“亲”“清”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政商关系。这一要求,对新型政商关系作了新的定位,指明了建设途径,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指明了方向。
    “权力就像一把火,企业家离远了得不到温暖,离得太近又会被烧伤。”这是一些民营企业家对权力的调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政商关系尚存的问题。
    一个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很不容易。过去,由于一些原因,在旧有规则下,民营企业家与官员的交往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有时一个官员落马会使几家企业受到牵连,企业的诚信、管理、资金、项目都会受到冲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某些企业家在自身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短板和缺陷,二是有些官员贪念太重,想借商人之手完成权力变现。如果官商之间仅仅是一对一的金钱关系,那么,其结果必定是权力与资本的不法勾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商勾结。
    当前,政商关系还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干部对企业“敬而远之”。尤其是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因怕犯错误而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不敢为”的主要表现是一些领导干部谈商色变,只怕不“清”,不怕不“亲”。见了企业家“躲着走”,甚至“不接电话、不批文件、不办事情”。“不愿为”的主要表现是一些领导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民营企业家,到企业调研,推动工作明显少了,一些干部与企业家不怎么联系了,干部对企业没有积极性了。一些领导干部对企业家采取“软拒绝”,表面上客客气气,但不拍板、打“太极拳”。推诿扯皮,为避责而不作为,怕担当而不作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的态度;有的新官不理旧账,前任领导定的事,后任不予理睬。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这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对企业来说,“亲”,就是要积极主动与党和政府沟通情况、交流看法,取得政府的理解和工作上的支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建言献策,支持地方发展,充分发挥好企业自身的作用;“清”,就是要洁身自好、遵纪守法,清清白白地做事,堂堂正正地经营,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亲”“清”二字,要求官商之间保持距离但又不是背靠背,使政商之间尤其是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之间的交往有了界限和基本遵循。
    民营企业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在国内做生意必须与官员搞好关系。潜台词是,离开权力的扶持,生意很难做大。这是一种习惯性偏见。企业要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商环境,企业和政府部门保持良好沟通,或者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良好公共服务,都不能庸俗化、简单化地看作“官商勾结”。总的来说,积极政商关系的构建,既需要官商保持正常的联系和交往,又要使官商各安其道并行不悖,真正做到有交集而无交易。
    如何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还未把权力交给市场,使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有关审批、管理、资格认证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权力寻租现象,这不仅有损健康的政商关系,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丧失机遇,贻误地方发展。为此,要将政府的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出来,不要过多干涉企业经营,要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权,缩减繁琐的行政流程,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通过多种途径,使正当的官商交往步入正常轨道,既让官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又能避免企业千方百计抱官员“大腿”满足自我发展之需,真正让官和商回归本位和常态,做到“在商言商、在政言政”。
3.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山东在十日内又发生了一起“民营企业家举报官员不作为”事件。从2018年2月23日开始,一则以“山东民营企业实名举报临沂官员老赖不作为致企业损失过亿”为主题、配有视频与文字的举报信在网络热传。举报信的作者是临沂市金凤凰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方成。与2月14日山东德州明星企业家、皇明董事长黄鸣实名举报德州市委书记相似,矛头都直指当地官员不作为。
    如果再往前追溯,企业家毛振华在黑龙江的“雪地控诉”,也曾一度引起舆论哗然。三起事件,彼此显然并无关联,个中的矛盾问题恐怕也无法类比。但是,它们所直击的问题是相似的——什么样的政商关系才是健康的?
    姑且先不去探窥每一起举报事件的纷争,从企业和政府的角色来说,当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最应该躬身自省的是管理者,最应该追问的是市场生态,为何纷纷把矛头对准权力呢?权力在其中何以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这又回到了那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在市场和市长之间,企业家为何如此仰仗后者?
    在山东的两起举报事件中,有个非常显著的相似点:举报者都把矛头对准了当地主政一把手。据说,黄鸣就曾公开表示,曾主政德州的某一把手是他的恩人,并宣称与其感情很深。这种本应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政商关系,被渲染上如此浓厚的江湖习气,是最大的不正常。
    事实上,这种看似“恩人”化的情感关系,在利益的主导下,其实是脆弱不堪的。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彼此便会撕破脸,陷入一地鸡毛的境地——不仅“旧账”说不清楚,弄不好还会相互毁灭。而在这种关系模式下,出现“新官不理旧账”,也就不奇怪了。
    由恩入仇,可能就是一夜之间,再占尽江湖风头的企业家,最终也会成为以公开举报来要挟的失落者。当然,失落归失落,更需要深入追问的,还是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权力的能量过大,必然意味着市场的孱弱。为在逼仄的空间中求得生存,一些企业家盲目依赖“恩人”模式,可能也有几分不得已的因素。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我们不断强调的经济常识。同时,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在这个大背景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已进入顶层设计。只是,领导和企业家之间如何变成君子之交?如何在“亲”与“清”之间走向良性循环,真正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不少于800字。

选项

答案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势在必行 从知名企业家于亚布力“雪地陈情”,到经济大省山东接连出现企业家实名举报,“政商关系”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引发公众热议。其实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而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可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已经势在必行。 “亲”而不“清”妨碍市场公平。一段时间以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负面消息不断爆出,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等方面,政府和企业的界限常常模糊。在这种环境下,政商交情好,企业则高枕无忧,项目唾手可得;政商关系疏,企业便步履维艰,遭遇无形壁垒。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被“亲”而不“清”的政商关系搅乱,市场竞争丧失公平,有为企业难有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政商关系必须要“清”,要保持君子之交,才能给企业以公平竞争的信心,从根源上消除“不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就无法把生意做大”的错误思想,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清”而不“亲”背离群众期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和政府的追求。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正风反腐的力度持续加大,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政府官员和企业、群众“背对背”的情况。个别领导干部为了避免担责任、受牵连,信奉“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的原则,刻意和企业拉开距离,结果“疏”取代了“亲”,“偏懒”演变成了“无为”。这种“清”而不“亲”的行为实质上是对企业的“软拒绝”,背离了群众和企业的需求。群众需要的是坚持问需于民、主动排忧解难的服务型政府,期盼的是坚守底线,却又能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的政商关系。譬如上海,正是既“对标”,又“找差”,政府甘当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从而筑牢了互联网企业必争之地这块金字招牌,让地区人民和企业更具获得感,符合群众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当前政商关系存在的“勾肩搭背”“背对背”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下定决心、沉下身子,积极践行“清”“亲”二字,既能热情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又能把握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界限,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最终让企业享有更多发展红利,让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6Ql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