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大不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大不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
admin
2016-02-28
49
问题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大不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选项
A、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B、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答案
C
解析
开篇点名主旨,阐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剧本写法不同。其后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两个剧本的写作手法、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论证这一观点。备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Dg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选调生分类
0
行测
选调生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唐朝后期扬州更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促使扬州繁盛的原因有()。①处于内外交通枢纽地位②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③江南物产的主要集散地④资
下列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食品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造成了隐性成本的有()。(1)管理层
碳汇造林正逐渐成为北方某市市民履行义务植树责任的形式之一。在经过几十年的营造和平原大造林后,该市适宜大规模造林的地方越来越少,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问题、活动统筹困难等原因,组织大型植树活动也越来越困难,而人人都能参加的碳汇造林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相关细则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
高加林、刘巧珍是作家()的()中的人物。
王老师带着35个学生到河对岸写生,只有一条船,每次至多载6人(其中需一人划船),至少需要几个来回才能全部到对岸?()
某调查小组对部分生物进行了归类,他们把胡狼、棕熊和狮子归为一类,把丹顶鹤、蝙蝠、麻雀归为一类,把黄鳝、蛇和蚯蚓归为一类,这样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随机试题
排水铸铁管的壁厚为()。
关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迟发性哮喘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白陶土样便提示便后滴下或射出鲜红色血液,与粪便不相混杂者,可见于
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血浆中浓度明显降低的是
罗威纳犬,雌性,2岁,36kg,激烈训练后,突然出现精神沉郁,呆立,弓腰,干呕,呻吟,口吐白沫,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可视黏膜苍白,腹围迅速增大,腹部叩诊呈鼓音。确诊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
王老师在《木刻版画》一课的印制教学环节中,演示了调墨、滚墨印制等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教师的礼仪特点具有()。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涉及包容性增长?
OnFoodSafetyIssues1.食品安全的现状2.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