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一第2题)

admin2014-04-26  29

问题 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一第2题)

选项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
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
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答案B

解析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则在逻辑意义上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要素组成。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2)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即使是有关权利义务的规定也不是具体的),但并不直接说明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法律条文在内容上比较抽象、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假定条件,也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它只是一种宏观性的政策指导,是国家为了实现其保护环境的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因此该条文属于政策性法律原则而不是法律规则。由此可知,选项AD的说法是错误的,不应当选;选项B是正确的,应选。
    选项C主要是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规则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包括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两种。本题规定了国家负有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义务,并不是说国家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它所规定的不是一种“可为模式”,而是国家必须或应当这样做,是国家必须要承担的职责,因此,该条文明显是一个义务性规则,而不是授权性规则,故C选项是错误的,不应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Dk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