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什么是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 【问题5】 【C代码3】中x,y是两个已定义的整型变量。对该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时,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如表5-10所示给出了可供选择的4组测试用例。若要实现
什么是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 【问题5】 【C代码3】中x,y是两个已定义的整型变量。对该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时,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如表5-10所示给出了可供选择的4组测试用例。若要实现
admin
2009-02-15
49
问题
什么是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
【问题5】 【C代码3】中x,y是两个已定义的整型变量。对该程序段进行覆盖测试时,必须适当地选取测试用例。如表5-10所示给出了可供选择的4组测试用例。若要实现语句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2);若要实现条件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3);若要实现路径覆盖,则至少应采用的测试用例是(4)或(5)。 【C代码3】 int a:=0; if (x==O && y>2) a:=1 /*A语句*/ else { if (x<1 || y==1) else a:=2 /*B语句*/ }
【(2)~(5)空缺处供选择的答案】 A.Ⅰ和Ⅱ组 B.Ⅱ和Ⅲ组
C.Ⅲ和Ⅳ组 D.Ⅰ和Ⅳ组
E.Ⅰ、Ⅱ和Ⅲ组 F.Ⅱ、Ⅲ和Ⅳ组G.Ⅰ、Ⅲ和Ⅳ组 H.Ⅰ、Ⅱ和Ⅳ组
选项
答案
(2)A或(Ⅰ和Ⅱ组) (3)G或(Ⅰ、Ⅲ和Ⅳ组) (4)E或(Ⅰ、Ⅱ和Ⅲ组) (5)H或(Ⅰ、Ⅱ和Ⅳ组)
解析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软件测试过程中覆盖测试基本常识的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覆盖测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通常应用在软件测试的早期,即单元测试阶段。其基本思路是以程序的内部结构为基础来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发现其中的错误和问题。测试人员必须事先拥有被测程序的规格说明书和程序清单。
2)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中,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几种常见的覆盖测试策略,这些策略的相关描述如表5-15所示。
3)【C代码3】程序段的程序流程图如图5-13所示。
4)结合表5-15中给出的语句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条语句都至少执行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满足“(x=0)and(y>2)|”的判断条件,使A语句被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不满足“(x<1)or(y=1)”的判断条件,使B语句被执行1次。因此(2)空缺处应选择选项A(即Ⅰ和Ⅱ组测试用例)。
5)结合表5-15中给出的判定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得程序中每个判定都获得1次“真”值和“假”值,或者说使程序中每1个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都至少通过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真”分支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使判断条件(x<1)or(y=1)的“假”分支执行1次;可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或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使判断条件(x<1)or(y=1)的“真”分支执行1次。
6)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本质是: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语句的每个逻辑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满足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要实施条件覆盖测试,可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以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可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因此(3)空缺处应选择选项G(即Ⅰ、Ⅲ和Ⅳ组测试用例)。
7)结合表5-15中给出的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构造一组测试用例数据,使得判定中的每个逻辑条件取得各种可能的值,并且使得每个判定取得各种可能的判定结果。结合以上第6)点的分析结论可知,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且使得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同时不满足(x<1)or(y=1)的取值条件,且使判断条件(x<1)or(y=1)的“假”分支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且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 也可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且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执行1次,使判断条件(x=0)and(y>2)的“假”分支执行1次。
8)对于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策略,其含义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中逻辑条件的各种组合都至少出现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要实现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工作所需的测试用例如表5-16所示。
9)结合表5-15中给出的路径覆盖测试策略的描述,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数据,使被测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1次。对于本案例的程序段主要有3条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真”分支的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真”分支的路径;执行判断条件(x=0)and(y>2)“假”分支的路径。
选择测试用例Ⅰ(x=0,y=3),同时满足判断条件(x=0)and(y>2)中x=0和y>2的取值条件,使得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Ⅱ(x=1,y=2),同时不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和y=1的取值条件,使得该判断条件的“假”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选择测试用例Ⅲ(x=-1,y=2),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x<1的取值条件,或者选择测试用例Ⅳ(x=3,y=1),满足判断条件(x<1)or(y=1)中y=1的取值条件,使得使该判断条件的“真”分支路径被执行1次。
由以上分析可知,(4)、(5)空缺处可分别填入选项E(即Ⅰ、Ⅱ和Ⅲ组测试用例)和选项H(即Ⅰ、Ⅱ和Ⅳ组测试用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IjZ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程序员下午应用技术考试题库软考初级分类
0
程序员下午应用技术考试
软考初级
相关试题推荐
一般来说,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清洗后,还需要进行分类、排序等工作。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65)________________。
某数字校园平台的系统架构包括用户层和以下四层。制作各种可视化图表的工具属于(14)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索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Windows7屏幕保护程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西部某省考试机构工作人员统计了去年下半年三个地区四种资格的报考人数,将统计表抄录如下(其中有一个数据抄错了): 信息处理技术员小王很快就找出了错误的数据,并进行了纠正。错误的数据是(32),该数据应纠正为(33)。32.
在Excel中,B2单元格的内容为123,A1单元格中的内容为“=B2”,当用Delete键删除B2单元格的内容后,则A1单元格显示(55)。
下图是某国多年来统计的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曲线图。从图中看出,该国从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出现了人口危机。
程序员一般用(7)软件编写和修改程序。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说明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完成Windows2000服务器及相应的服务组件。
请根据图2-13网页的显示效果,解释该ASP程序中用下画线标出的语句的含义,即填写(1)、(3)、(4)、(6)、(10)空缺处的解释内容。以下网页设计方式中,可以使用户快捷有效的获取其所需信息的有(13)。(不定项选择)A.限制网页中同时
随机试题
谈判桌上,吸烟者不停地磕烟灰表明()
2016年1月18日伦敦外汇市场上:GBP1=USD1.6360~1.6370采用的是【】
针对COPD患者的家庭氧疗措施,正确的是()。
(2009)室外综合温度最高的外围护结构部位是()。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不包括()。
材料:严老师班上的学生小宇学习基础较差,且家境贫寒,小宇常常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为了帮助小宇,严老师想到了一个“智志双扶”的措施。严老师在课下经常找小宇谈心,向他讲述励志故事,鼓励他树立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帮他总结学习上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组建“
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功能Ⅰ.数据通信Ⅱ.资源共享Ⅲ.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Ⅳ.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Inthefollowingarticlesomeparagraphshavebeenremoved.ForQuestions66~70,choosethemostsuitableparagraphfromthelist
A、thepublicisnotveryinterestedintheworldoutsideBritainB、BritishjournalistsrefusetoreporttheseachievementsC、the
A、2yearsold.B、3yearsold.C、4yearsold.D、8yearsold.D选项都是岁数,这些数字可能在原文中都出现过,这就要求在听录音的同时,听到每一个数字都要在旁边做笔记。原文两次提到,直到8岁时儿童的某只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