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材料1 环保部2015年6月4日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较差和极差级监测点占比超六成。公众对于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由来已久。 在多

admin2018-07-25  45

问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环保部2015年6月4日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较差和极差级监测点占比超六成。公众对于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由来已久。
    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一极差”水质比例占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治理地下水污染已刻不容缓。按环保部等部门制定的规划,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
    在传出有工厂将污水通过高压井排到1000多米地下的消息后,潍坊市称未排查到相关问题,并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
    2013年2月21日,潍坊对媒体称尚未发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而事件仍在进一步发酵。网络上关于地下排污的线索也不断涌现。媒体随后又曝出潍坊下辖的寿光市存在打井排污现象,当地一个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排污。
    环保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有关部门不必纠缠“1000米”的字眼,民众对地下水污染的焦虑,折射的是地下水严重污染的现状。
    材料2
    近些年,平原农村地区井水变味、变色的新闻屡见报端。
    农村水井主要抽取浅层地下水,而地表水可直接渗入浅层,受污染侵害最为严重。根据2001—2002年国土资源部第二轮地下水资源调查,在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中,浅层地下水Ⅰ类和Ⅱ类水质分布仅为4.98%,已不能饮用的Ⅳ、V类面积高达59.49%。
    很多村民把污染源指向当地的一些轧钢厂。许多年来,城镇、城郊和农村的一些工业企业用渗坑、渗井和缝隙排放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严重。
    另外.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用城市污水灌溉等,都让土壤受到污染,形成最大的面状污染源。
    “我们的情况很严峻,这是一个机会,希望不要再错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希望潍坊排污事件引发的关注,能够推动整体环境制度的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介绍,类似地下水污染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美国也遇到过。当时这些国家都采取了提高排放标准等措施。不过污染得到缓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完成后的产业转移,很多污染源消失。而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污染源难以消除。
    马中介绍,地下水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地下水更新和自净非常缓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长时间难以逆转。
    人类还没有找到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方法。无法承受的治理成本也使得治理地下水污染陷入困局。有报道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测算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800万亿美元。
    2011年,环保部、国土部与水利部联合公布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中,预计2015年年底前,中国将完成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材料3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将流入北京等地千万户家庭的厨房、餐桌。作为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公开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部分功能区的污染物人河量已超过水体纳污能力。
    专家Z说,在调水之前规划得很好,想调来一些一类水体,供北方缓解缺水之急。然而,建成以后,由于管理不当调来的竟是污水,把污水调来就等同于惹火烧身。
    有专家表示,丹江口水库保护现状既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回顾引滦入津工程现状,我们已经发现,引滦人津工程运行将近三十年,却至今没能划定保护区,可以说,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全国共有2200多个水源地,其中已经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只占七成,划定保护区难,划定跨区域保护区更难,如何协调处理好调水所涉及区域责权利划分,如何确定利益补偿机制,今后这些都将是水资源管理中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以南水北调工程来说,国家相关部门2010年就着手制定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但至今还没有正式颁布。而事实上.近些年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已经基本完善,就拿水上饭庄、旅游项目来说,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即使是保护区还没明确划定,但紧临着水库,甚至就建在水面上,这些威胁水质安全的项目应该无条件取缔,至于为什么取缔难,核心问题还在于利益,更准确地说,是地方利益。
    那么,破解这一难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就是破除利益纠葛,责任倒推,严肃执法环境,否则,再多再完善的法律也守护不住一汪清水,南水北调通水之日,就是污水进京之时。
    材料4
    水源地关乎我们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为何会屡遭污染而难以解决?让中国老百姓不再为喝水而担忧,我们将从哪里抓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S教授评论,“用不完的饲料严重污染着我们的水源地。城市居民可能关心水源地的质量,而大部分水源地是农民生活生产的地方。”
    材料5
    莱茵河全长1300多公里,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以上几个国家的重要饮用水源,也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莱茵河之所以治理成功,与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密不可分。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则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但这却是一个民间组织,从来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现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仅12人。
    20世纪50年代初,莱茵河还很清澈,人们可以在河里游泳、钓鱼,但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排进河里,导致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在污染最严重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1963年,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ICPR制定了相应法规,强行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ICPR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人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保护委员会还实行“责任到户”,如委员会下面设置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等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莱茵河终于恢复了生机。2002年年底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材料6
    韩国人经常自豪地称汉江是韩国创造“汉江奇迹”的源泉。在工业化大步前进的关键时刻,韩国丝毫没有放松对水资源的保护,《水源地保护法》规定,凡是处于上游水源的地域,一律设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工厂等设施,对林木不得乱砍滥伐。在环境管理上,首尔市制订了《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在公园内乱扔废弃物的人,最高罚金为100万韩元。为监督和惩罚违法行为,公园事业所拥有165名环境监督警察,日夜对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韩国政府规定,汉江不许行驶运输船舶,只允许部分游船航行,江边不得开地种田。几年前,有一家企业在汉江的一个岛上私自倾倒垃圾,被揭发后该企业被迫关闭。此后,汉江流域再没出现垃圾倾倒场。目前汉江的水质已达到2级国际标准。
    材料7
    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上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进一步恶化,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约2.5万人死于霍乱。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0多座污水处理厂。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先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人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人居民的自来水费中。经过20多年的整治,泰晤士河已有115种鱼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归。
    材料8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多瑙河流域因为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人,曾经是一条国际性的黑河、臭河,既没有水生物存在,也不是一条景观河。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该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如今的多瑙河河水清澈,大量水鸟在河中嬉水,还依稀可见到河底中的水草与卵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江河治理的成功典范,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材料9
    曾经在城市行进中不堪重负的秦淮河,经过3年治理,其12.5公里长的主城段奇迹般重现碧水清波。为何秦淮河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资金从哪里来?南京政府独具匠心地推出了秦淮河工程的项目法人制。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水利、环保、安居、景观、路网5大项目,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规划和指挥。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授权成立集投融资、建设、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社会公益性工程实施项目法人制,公司打破条块壁垒.5大项目统筹推进。随后,南京市巧用政策,成功打开了市场化融资大门:沿河200米范围内开发3000亩土地融资;自来水费中城市污水处理费每度上涨0.15元,每年7500万,20年用于秦淮河治理。尽管3000亩土地还在土地储备中心排队,污水处理费也在等待调价指标.但是政府做出这些政策决定的会议纪要却已成了融资“敲门砖”,公司凭此得到了银行贷款22个亿。与此同时。南京市赋予公司两个特许经营权,一个是旅游特许经营权,另一个是广告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的项目所得用来弥补秦淮河建设的资金缺口。
    作答要求
材料3中画线部分提到“丹江口水库保护现状既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深刻,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这句话意在指出丹江口水库不容乐观的保护现状,既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之所以说“出乎意料”,是因为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丹江口水库当前的污染状况,令人颇感“出乎意料”。 之所以说又在“‘情理’之中”,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在水源地保护方面缺乏明确的保护区域规划,且相关的管理机制、补偿机制尚待完善;另一方面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都是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现实。鉴于此,丹江口水库出现污染问题,又是在“‘情理。’之中”。 水源地的保护要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补偿机制为基础,平衡、协调各方利益,达到多赢的局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S5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大学生村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