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关于建筑门窗检验批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建筑门窗检验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6-05-23
25
问题
关于建筑门窗检验批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至少抽查3%,并不少于2樘,不足2樘时应全数检查
B、至少抽查4%,并不少于2樘,不足2樘时应全数检查
C、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
D、至少抽查6%,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
答案
C
解析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规定,建筑外门窗工程的检查数量应符合:
①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时应全数检查;
②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时应全数检查;
③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4A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资料:A公司承建一座桥梁工程,将跨河桥的桥台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B公司,桥台基坑底尺寸为50m×8m,深4.5m;施工期河道水位为-4.000m,基坑顶远离河道一侧设置钢场和施工便道(用于弃土和混凝土运输及浇筑)。基坑开挖图如下:在施工前,B公司按
背景资料: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36.8k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宽11.25m。路面结构形式为:基层为两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一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为7cm的下面层,6cm的中面层和5cm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和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图2-1所示。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
关于小型构件预制场场地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预应力钢筋存放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高速公路,其中有一座21×40m先简支后连续T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北岸桥头距隧道出口30m,南岸桥头连接浅挖方路堑,挖方段长约2km。大桥采用双柱式圆形截面实心墩,墩身高度10m~40m,大桥立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事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
随机试题
当感受器受刺激时,刺激虽在持续,但其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A、Vigorousexercise.B、Suitablediet.C、Readingself-helpbooks.D、Enrollmentinahealthclub.B对话中指出减肥有许多方法,但thereisnoonea
某强奸案的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出示、宣读了一份其本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向证人甲调查的谈话笔录,证明强奸案件发生时,被告人与证人甲在一起看电视,没有作案时间。辩护律师还向法庭提交了案发之前,被告人向被害人寄送的信件。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些?
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________。()
在我国,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瓦格纳法则又称为()。
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12,23,68,121,220,()
人的成长过程中,性格、情感、观念三个要素是最基本的。如果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这三个要素中的哪一部分残缺,都会让这个人变得“危险”。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经济水平有了巨大改善,但很多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仍是不到位的,一些农村父母“只生不养”,造成孩子实际上的
条件充分性判断: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