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admin
2017-09-01
95
问题
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选项
答案
(一)租庸调制。它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7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元朝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________,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_________。
圩田(200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周世宗改革(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
禅宗(湖南大学2012年中国思想史复试真题)
吐谷浑(南京大学199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科举制(南京大学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
河阴之变(南京师范大学20lo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
田立西南联合大学(2008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随机试题
下面谱例为某合唱曲片段,其中不协和音程的数量是()。
天南星的功效是
有关会阴湿热敷溶液的温度及药液浓度,下列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强大的()
函数y=x3一6x上切线平行于X轴的点是()。
A、B企业签订一份运输合同,运输费用4万元,装卸费用0.5万元,该合同应纳印花税()。
有一个A(2)×B(2)的实验设计结果如下图,对该结果最可能的描述是()。
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PhilanthropyIthasbecomeanAmericantraditionthatthosewhoattaingreatwealthreturnsomeofittothepublicthrough
Thesecretaryworkedlateintothenight,(prepare)______alongspeechforthepresid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