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于2l世纪初.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01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已分六批先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497项,占原有总数的69.3%;31个省、区、市取消和调整了3.7万余项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8.2%。多头审批、多

admin2016-07-18  40

问题 给定资料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于2l世纪初.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001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已分六批先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497项,占原有总数的69.3%;31个省、区、市取消和调整了3.7万余项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8.2%。多头审批、多次审批、交叉审批、重复审批的情况基本改善,方便了群众办事.减轻了群众和企业负担。
    2013年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扎实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9项任务。此后,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一批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频频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取消或下放了能源、交通、通信、文化等领域334项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进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对此,网友A指出: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言,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空间已经很小。
    目前.中央层面仍有10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地方政府层面还有1.7万余项。而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为了促进当地风景旅游业的发展,某市2004年修订的《城市绿化管理条例》要求政府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城市绿化总体目标,并规定:一般工厂的绿地率不得低于20%;化工、印染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绿地率不得低于30%。而为了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制定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则规定: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需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能否占用城市道路,消防部门的文件说能,城管部门的规定说不能;满足了卫生部门的医院洁净率指标.却通不过消防验收的材料耐火性标准等等。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审批事项,经常互为前置条件,互相推诿扯皮。例如,要获得发改委房地产项目立项审批.必须经规划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提供用地规划条件:要经国土资源局审批,出具《建设用地规划预审意见》;要经环保局审批,出具《环保立项意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要经水利局审批,出具《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要经消防支队审批,出具《消防安全评估审查意见》;要经地震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报告》和《地震监测环境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报告》;要经人防办审批,出具《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审查批准文件》;要经国安局审批,出具《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事项审批意见书》;要经文物局审批,出具《大中型基本建设文物调查报告》
等等。再加上一些审批事项必须有中介组织的认证、评估等,可以说审批环节繁杂、审批材料众多、审批时间冗长。根据被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粗略统计.从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申办审批手续,从拿地到开工.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时间。
    这样的例子似乎不胜枚举。某地一个学校为审批一个项目,连续跑了几个月.先后盖了130多个公章,事情仍然没有跑下来。某地企业的一个房地产项目,经历了7个审批阶段、101个审批环节,盖了81个公章.历时1年零8个月。某地一位65岁的老人,为了筹建一个花木市场.在10余个部门间来回“跑”审批,折腾了86趟,盖了100多个公章。某地一位农民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公章,跑了两年多,等手续办下来,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还有更极端的情况,某企业在申请工商营业执照时,工商局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为依据要求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当企业向环保局申请环境影响评价时,按当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要求需提供项目备案文件,而当企业转而履行项目备案程序时,发改委又要求提供工商营业执照。企业仿佛掉入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迷宫里.找不到入口与出口。
    某市物价局出台一个餐饮行业明码标价的实施办法,规定辖区内的所有饭店必须改用“新式菜谱”,标明菜名、规格、主料及主要辅料的重量、价格。饭店如果自印菜谱,必须到物价局审批。某市成立了一个“馒头办”.做馒头得经过他们的审批。某大学一法学教授参加过某市一个有关设置行政许可的会议,令他印象深刻:“该市的有关部门试图规定、设立某种商品的销售点,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而且店面的外墙厚度不得小于25厘米!”该教授说,有关外墙厚度的规定,是想把报刊亭排除在经营者范围之外。尽管这个规定没有最终通过,他还是感到,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打破“25厘米”的壁垒.尚有一段路要走。
    某市专门组织了一次调查。发现一些市直主管部门负责的各项审批,从办事员到副科长、到科长、到分管局长、再到部门一把手,需逐级逐个汇报,部门的内部审查环节繁多,一个审批事项多的七八个科室、少的三四个科室进行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汇报沟通.耗费了申请办理审批事项的企业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有的审批事项,需要一个部门审批完成后,才能交到下一个审批部门受理。特别是在一些有审批权的部门内,各科室、各分管领导都争审批职能、争签字权。某市国土资源局.为了平衡各科室、各分管领导的审批权,内部10个科室,都规定有行政审批职能,各科科长都有审批签字权,同时每名分管领导各分管1~2个科室,并负责签字审批。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中提到网友A对于行政审批改革的认识.请反驳他的观点。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2)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网友A认为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空间已经很小,该观点是错误的。 目前,我国行政审批仍然存在着审批事项多、审批方式繁杂的问题:一是政策相互冲突。地方和中央、不同部门间行政审批体系不统一,标准差异大,无法贯通连接。二是审批互为前提。部门之间办事程序不规范,互为前置条件,形成“审批转圈”现象,互相制约,申请人办事难度增加。三是审批效率低。一些行政审批环节多、材料多,层层审批,导致审批时间长、收费高、办事难。四是变相增设审批项目。某些部门追求利益,随意增设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导致政府部门管得太多,妨碍有效发挥市场作用。五是审批观扭曲。部门间互争审批签字权力,谋私利,政务服务理念不到位。 因此.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深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向市场放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9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