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完成一节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为:江西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要求: (1)确定具体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2)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

admin2019-08-05  48

问题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完成一节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为:江西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要求:
(1)确定具体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2)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未来的交通工具 一、教材分析 《未来的交通工具》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教材中展示了多幅学生习作和当今最为新潮的交通设计,包括达.芬奇的飞行器手稿,水陆双栖的水上自行车,以及利用新能源开发的未来汽车等。通过观察、欣赏这些造型新颖、功能强大的交通工具,获得形式与功能相协调的审美感受。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从造型元素入手,分析作品,懂得外形、色彩、材质及适应环境等,并将教学要点落实到设计交通工具上。由此开拓学生懂得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能够理解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懂得设计之美,而且他们正处在想象力丰富、对未来生活充满幻想的年纪,而四年级所学的《机器人》一课也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交通工具形象。 2.通过描绘想象中交通工具的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绘画能力。 3.培养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激发保护环境与爱科学、爱创造的美好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描绘出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开拓学生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未来交通工具形象。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油画棒、素描纸。学生准备:油画棒、蜡笔,素描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每天都在哪些“小伙伴”的帮助下准时到达学校的?生回答。 师:没错,正是依靠这些可行的交通工具,才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有了它们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们的通行速度。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角就是这群一路相伴的“好伙伴们”。 揭示课题,并板书——未来的交通工具。 (二)直观感受,自主探究 师:随着时代的进步,每日常伴路途的交通工具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一组实物图片。(课件播放图片) 教师逐一介绍在还没有“交通工具”的原始时代,人类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前进;后来人们驯服了各种牲畜,以此代劳,将我们的四肢从出行中解放出来;为了去到更远的地方,智力得到高度发展的人类开始了现代交通工具的大发展。一时间,路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各式现代交通工具被创造出来,以方便人们的出行;不满足于此的人类想要获得更便捷、更舒适、更美观的出行工具,于是有了满足个性定制的专属汽车和飞向太空的运载火箭,更有甚者希望能创造出穿越时空的时光机。这些异想天开、设计新颖的未来交通工具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展示记录着历史上人们改进自行车的设计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分小组交流历史上发生在自行车设计里的故事。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通过分析自行车的发展过程,总结出其中的共同点,说明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设计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请同学们帮忙给老旧自行车“升级”,协助一同打造一辆颇具新意的“未来自行车”。 (出示老旧自行车图片) 教师做范画。 (四)放飞想象,艺术实践 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将会搭乘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行?请同学们根据外形、色彩、功能描绘自己心目中无与伦比的交通工具。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牵引。 (五)作品展示、评价建议 征集作品举办“未来交通工具展”,比一比谁的造型最有趣,谁的创意最环保。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以什么为原型,有什么功能?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等方面进行联想和评价) 学生陈述自己作品和设计原理。 (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并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进行作品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包括设计方面、情感态度等方面) (六)课堂延展 我们一同学习了方便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将来的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色彩艳丽、功能强大的交通工具。在未来面对这些更快、更强大的交通工具时,我们更应该提倡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环保意识。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环保意识融入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中,以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要想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还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科学新知识,为以后的发明创造做积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Rh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